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手术切口的分类及感染诊断标准

手术切口的分类及感染诊断标准_第1页
1/3
手术切口的分类及感染诊断标准_第2页
2/3
手术切口的分类及感染诊断标准_第3页
3/3
手术切的分类及感染诊断标准(一)切分类1。I 类切 为无菌切,指局部无感染、非外伤的、未进入空腔脏器(胃肠、胆道、呼吸道等)的切,如甲状腺切除术、开颅术及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等。2。II 类切 为可能感染切,包括:① 某些脏器手术的切可能受到污染,如阑尾、胃、肾、肺、子宫切除术等;②手术区域皮肤不易彻底灭菌(如会阴、阴囊部手术);③新近愈合的切需再次切开手术,如腹部手术出现并发症需再次剖腹的切(如脾切除术后大出血需再次切开剖腹探查止血等);④伤 6h 内经清创初期缝合的切。3。III 类切 为污染切,包括:①切直接暴露于感染区中或邻近感染区,如胃、十二肠溃疡穿孔手术、阑尾穿孔手术、结核性脓肿或窦道切除缝合的切等;② 与腔相通的手术,如唇裂、腭裂手术等;③某系腹内明显感染的手术,如胆囊积脓、肠绞窄坏死等手术。在个别病例中,切分类有困难时,一般可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 I 类者可定为 II 类;不能定为 II 类者可定为 I 类.(二)切等级1.甲级以“甲”字表示,指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2.乙级 以“乙”字表示,指愈合欠佳,即切愈合有缺点,但未化脓的愈合,如缝线感染(针孔脓点)、红肿、硬结(超过一般反应者)、血肿、积脓、皮肤坏死、脂肪液化、切破裂等。为了统计缺点的性质,可在“乙"字后面加括号注明情况,如“乙(血肿几3.丙级 以“丙”字表示,切化脓,并因切化脓需将切敞开或切开引流者。(三)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中华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我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关于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如下:1. 表浅手术切 感染仅限于切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或位于筋膜层以上的肌肉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 30d 内。⑴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界定,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表浅切有红、肿、热、疼或有脓性分泌物;②临床医生诊断的表浅切感染。⑵ 病理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育阳性。说明:①切包括外科手术切和意外损害所致伤。为避开概念上的混乱,不能用“创感染"一词;②切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感染;③切脂肪液化,液体清亮者也不属于切感染.2. 深部切感染 植入物体后 30d 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一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且涉及切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⑴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界定,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从深部切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手术切口的分类及感染诊断标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