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研究现状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研究现状_第1页
1/21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研究现状_第2页
2/21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研究现状_第3页
3/21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讨论现状【摘要】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是基于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的理论,目前仍处于实验和临床试用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阐明。BLVR 的治疗机制主要包括肺萎陷、局灶性纤维化、通气血流再分布、呼吸力学优化等。对手术靶区的选择,目前基本上限于上叶或者病变破坏严重的肺段。手术方法应用较多的是经支气管镜向靶区引流支气管放置单向阀。临床效果,近期疗效尚满意。【关键词】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 近年来一些学者讨论微创技术,为病人和医师带来多种治疗异质型肺气肿的方法[1,2]。包括:经纤维支气管镜向靶区支气管置入单向阀,使病变肺萎陷;向病变肺注药,诱发局限肺不张和纤维化;行支气管开窗以增加呼出气流;经胸腔镜肺组织折叠或压缩术。其共同目标是达到肺减容目的,同时减少或避开开放手术的高创伤和高风险。经支气管镜肺减容的讨论基于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的理论:去除过度充气肺组织,改善呼吸力学状况,提高肺功能。即解除余肺受压,使其充分通气,同时血管床开放,增加灌注,提高静态肺功能;重塑胸廓、改善膈肌力学状态、恢复肺组织弹性回缩力,提高动态肺功能[3~5]。 1 治疗作用机制 肺萎陷 2001 年 Ingenito 等的先期讨论采纳肺气肿模型羊(EMPH),结果显示,BLVR 后8~12 周肺功能、肺总量和残气量显着降低,与 LVRS 组相似,组织学者检查见肺萎陷伴灶性纤维化,部分形成无菌性脓肿。2025年 Larry 等的实验结果相似。可见,BLVR通过堵塞引流支气管,造成靶区肺萎陷,或形成灶性纤维化。过度充气的肺体积减小,使其余相对正常肺获得更多通气。这可能是 BLVR 改善通气的重要原因。 局灶性纤维化 2025 年 Ingenito 等继续对 EMPH 讨论,并用组织工程学原理解释 BLVR 的机制。组织学发现肺组织有规律挛缩和瘢痕化;结果提示 BLVR 术后早期即可形成瘢痕组织,取代了过度充气肺,使肺总量下降,呼吸功能改善。萎陷肺组织,与相邻肺贴近、粘连,进而促进纤维化进程。假如能提供安全的干预手段,促进局限肺纤维化,则这一机制显然比单纯期待肺萎陷成功率更高。四环素等曾被报道用于肺大疱的萎陷治疗,机制类似。目前临床 BLVR 术后近期观察到一系列生理参数改变,而无肺萎陷的影像依据,可能与上述机制有关。上述机制的确证,将显示 LVRS 的局限性。 通气血流再分布 和 LVRS 相同,BLVR 的作用不仅限于改善通气。2025 年 Salanitri 等[10]对受术者进行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研究现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