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法的成本分析 [摘要]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政府采购法的成本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政府采购法成本是政府采购法系统运作的全部费用支出,其主要由立法成本和实施成本构成。而降低我国政府采购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高成本,其途径主要体现为改善政府采购立法体制、改善当前的法制环境以及实施民主立法三个方面。 [关键词]政府采购法;成本;效益 现代社会中政府采购的金额十分巨大,已成为影响国际和本国经济进展的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的出台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法律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促进廉政建设,以及广泛发挥政府采购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当前我国政府采购法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成本过高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拟对此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政府采购法成本的意义结构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法律规范,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解决社会冲突的工具。与自然规律不同,法律的这种功能无法依托其自身而自行成就,它必须借助一定组织和个体予以确认。正如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一位以“经济分析”讨论“非经济问题”着称于世的加里·贝克尔所说:“首先,法律的遵守不是理所当然的。一部分公共资源和私人资源通常用来防止犯罪和逮捕罪犯。其次,法律的执行需要作用于一定规模的资源和惩处。”所以,法律的制定、遵守和执行都是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然后达到一定的效益。基于此,政府采购法成本的意义结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古典经济学讲“投入生产活动中的全部生产要素耗费即为成本”,成本通常是以产品总价格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生产、制定和实施法律也是需要成本投入的,因此便产生了政府采购法成本的概念。从法经济学角度看,对法律成本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法律成本应界定为法律在向社会提供“公正”、“效益”、“秩序”等公共产品的运作过程中,国家和社会主体投入的各项费用的总称(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笔者通过综合考虑成本概念的既有内涵和法律活动的特别性,认为政府采购法成本就是指政府采购法系统运作的全部费用支出。它广义上包括政府采购法的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各法治环节中当事人实现权利、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资源的总和(本文主要指立法、司法和执法成本)。 2 政府采购法成本的高低是人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