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师的素养“三观”老师是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者,素养教育呼唤高素养的老师。老师的高素养不仅表现在文化素养、智慧技能上,首先应表现在老师的观念上。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有高超的教学技能,而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是不可能实施好素养教育的。教育实践证明,老师的事业观,学生观,教学观正确与否或者说是先进,还是落后),是实施素养教育的先决条件。一、老师要树立积极的事业观国家未来的主人,今日就坐在我们的教室里,老师担负着培育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养建设者的任务。人们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人们把老师比作人梯:帮助他人登上高峰,自己总在地上。这是对老师职业高尚的赞誉。同时也产生了对老师职业苦、忙、难、小,需要敬业和无私奉献的评价。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评价呢?老师要用积极的事业观来对待自己的工作。积极的事业观要求老师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去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人们对待事物的心态不同,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假如我们消极地对待自己的教育工作,总认为自己从事的是“苦、忙、难、小”的工事,而被动地敬业,不自觉地奉献,那么,我们的事业就很难获得大的成功。假如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会感到“苦中有甜,忙中有乐,难中有趣,小中有大”,变被动为主动,不仅敬业,更觉乐业。许多老师一见到学生就会忘掉自己的苦恼;许多老师在假期中,总希望着早些开学 ;许多老师把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困难当成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检验;许多老师看见学生取得成绩,自己比学生还兴奋……这样树立起积极事业观的老师,他们是事业的主人。老师积极事业观的树立,必将为推行素养教育,获得事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老师要树立全面的学生观素养教育的灵魂就是要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老师要树立全面的学生观,使每一名学生都成为素养教育的本。全面的学生观要求老师要信任每一名学生都会获得成功(尽管学生获得成功的内容、方式,先后时间会有不同)。其实,学生之间一开始的差异是不大的,假如有的学生到后来有了差异、没有获得成功,一定有其原因,我们应该寻找原因,讨论问题,更换教育方法,激活潜能,这样,每个孩子一定能获得成功。全面的学生观要求老师科学地评价学生。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挥捧下,分数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造成“优生”片面进展,“差生”畸形进展的重要原因。老师的工作在于使学生在教育力量的推动下,软弱者变得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