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教学目标:⒈ 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校园安全和校外安全的常识,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⒉ 使学生学会自护、自救的一些方法,进展初步的自护自救能力。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校园安全和校外安全意识,进展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教法学法:讲授法、小组探讨法、教学过程:一、报道导入,揭示主题。(师):请同学们听听这条录音报道说了些什么?播放一则反映少年儿童安全事故(数据和事实)的报道录音。(师):听了这则报道,你们有什么感悟?生发表看法。(“他们不注意安全”;“发生了很多安全事故”;“他们不知道保护好自己”;“可能他们缺少安全常识”……)(师):我们身边有时存在着危险,要提高警惕,避开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了象这样的悲剧,会给家人造成什么影响呢?生发表看法。(“爸爸妈妈会很难过”;“他们会很着急,很担心。”……)(师):是啊。假如我们每天能平安度过,那就是全家人的幸福。我们只有学会自我保护,才会让家人放心。出示课题: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二、结合实际,发现危险。(师):看看这些画面,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画面显示):a 一个女孩爬在高楼阳台上,上半身露在窗外。b 一个女孩用湿手插插销。c 一个男孩在河里单独游泳。d 一个男孩在公路上翻越护栏。e 校园内一群孩子都挤在大门口或教室门口。f 雷雨天气,一个男孩在大树下避雨(师):你们发现自己身边还有哪些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事?生发表看法。(同学课间嬉戏打闹,假如没有把握分寸,可能导致摔伤、砸伤、撞伤;在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可能被挤倒、踩伤;到河里游泳,会溺水死亡;家用电器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人身损害;天黑后独自在外玩耍或在荒凉、偏僻处逗留可能遇上歹徒;雷雨天气,要到屋内避雨,防止雷击)(师):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注意到许多埋伏在我们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除了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事,还有一些危险的人。如:锁好防盗门;门铃响时,先看清楚来客是谁,不认识的人不要开门;来访者提出问题时,隔着门和他说话;有陌生人来电话,不告诉对方家中只有自己;晚上开灯后,拉上窗帘,防止别人从窗外看到只有一个孩子在家;假如发现有人隔窗偷看,尽快打电话给亲友或拨叫 110”。)(师):当你独自在家时,请记住这招:“不速之客来敲门,开门迎接太愚笨,盲目抵抗很危险,保护生命有学问”。三、小组竞赛,信息沟通。“自护自救大闯关”(师):当我们看到危险的苗头,应该实行措施及时防范;生活中有些标志常常警示我们要远离危险。师宣布竞赛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