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鸡蛋的沉与浮》教案目录CONTENCT•课程介绍与目标•科学知识普及•实验操作与观察•思维拓展与讨论•艺术创作与表现•家园共育与延伸活动01课程介绍与目标本次课程是幼儿园大班的一节科学课,主题为《鸡蛋的沉与浮》。课程旨在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幼儿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原理。课程将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教案背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原理,知道鸡蛋在盐水中的浮沉现象。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目标鸡蛋、清水、盐、量杯、搅拌棒、记录表等。教具投影仪、电脑、相关视频或图片等。多媒体资源教具和多媒体资源02科学知识普及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形状对沉浮的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因此,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它就会浮在液体表面上;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它就会沉入液体中。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还与其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物体比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更容易浮起来。80%80%100%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物体的密度越大,就越容易沉入水中。例如,铁块比木块更容易沉入水中。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在其中所受的浮力就越大。例如,在盐水中,物体比在纯水中更容易浮起来。如果物体表面不易被水润湿,那么它就更容易浮起来。例如,涂有防水剂的物体比未涂防水剂的物体更容易浮起来。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物体表面的润湿性•实验材料:鸡蛋、清水、盐、量筒、搅拌棒等。鸡蛋的沉浮实验设计010203实验步骤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清水,并记录下此时的水位。2.将鸡蛋轻轻放入量筒中,观察鸡蛋在水中的位置,并记录下此时的水位。鸡蛋的沉浮实验设计3.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盐,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直到盐完全溶解在水中。4.再次将鸡蛋放入量筒中,观察鸡蛋在水中的位置变化,并记录下此时的水位。5.比较两次实验的结果,分析鸡蛋在清水和盐水中的沉浮情况,并得出结论。鸡蛋的沉浮实验设计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打破鸡蛋。2.在加盐时要适量,过多的盐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3.在观察鸡蛋位置时要保持静止不动,以免影响实验结果。01020304鸡蛋的沉浮实验设计03实验操作与观察0102030405鸡蛋水盐容器搅拌棒确保鸡蛋是新鲜的,没有破裂或损坏。使用清水,避免使用含有杂质或化学物质的水。用于改变水的密度,使鸡蛋能够浮起来。选择一个透明、适中大小的容器,以便幼儿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用于搅拌盐水,使盐充分溶解。实验材料准备1.在容器中倒入清水,深度足以覆盖鸡蛋。2.将鸡蛋轻轻放入水中,观察鸡蛋的状态。此时,鸡蛋应该沉在水底。3.向水中逐渐加入盐,并用搅拌棒搅拌,使盐充分溶解。随着盐量的增加,水的密度逐渐变大。4.当加入足够量的盐后,鸡蛋会开始上浮,直到浮到水面。此时,可以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鸡蛋的状态。实验步骤演示1.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自己准备实验材料。2.让幼儿按照教师的演示步骤,逐步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3.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其中的原因和原理。例如,可以让幼儿思考为什么鸡蛋在清水中会沉底,而在盐水中会上浮。4.实验结束后,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以及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儿自主操作实验04思维拓展与讨论回顾实验过程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思考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幼儿理解实验结果,即加盐后鸡蛋浮起来的现象,并探讨其中的原因。鼓励幼儿提出自己对实验结果的看法和疑问,激发他们的思考兴趣。与幼儿一起回顾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加盐前后鸡蛋在水中的状态变化。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物体的沉浮现象列举其他物体让幼儿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木块、铁块、塑料玩具等。讨论这些物体的沉浮现象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并让他们尝试解释原因。进行简单的实验验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体进行实验验证,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