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青年干部培训学习感悟

2025年青年干部培训学习感悟_第1页
1/6
2025年青年干部培训学习感悟_第2页
2/6
2025年青年干部培训学习感悟_第3页
3/6
2025 年青年干部培训学习感悟 2025 年 7 月 15 日至 7 月 26 日,我有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青年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作为一名在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近 8 年的“老笔杆”,此次培训于我而言,既是一次“充电器”式的知识补给,更是一场“淬火炉”式的思想洗礼。12 天的培训里,从理论课堂到实地调研,从案例研讨到情景模拟,我在“学、思、践、悟”的循环中不断打破认知边界,对“文秘工作何为、青年干部当为”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一、破“文牍茧房”:在“笔杆子”再锻造中锚定政治坐标培训首日,市委党校王教授以《新时代文秘工作的政治属性与实践要求》开篇,用一组数据刺痛了我——“去年全市党委系统督查中,因文件表述不精准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案例占比达 17%,其中 3 起因‘政策解读歧义’引发群众误解。”这组数据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剖开了我日常工作中的“惯性盲区”:过去总认为“文秘就是文字关”,只要语法正确、格式规范便是合格,却常常忽略文字背后的政治导向、民生温度。 课堂上,王教授以 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起草过程为例,讲述起草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词反复推敲的细节:最初草案写“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后经基层调研发现,部分地区“家庭农场”登记标准模糊,最终调整为“支持依法登记的家庭农场、规范运营的农民合作社”,仅这一处修改,就让政策覆盖范围更精准、可操作性更强。“文字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连接政策与群众的‘桥梁’,每一个措辞都要经得起‘政治体检’。”王教授的话让我想起自己去年起草的《关于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其中“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一句,因未明确“社会资本”的界定范围,导致部分小微养老机构误判政策边界,后续不得不补发补充说明。 课后研讨时,同组的市发改委小张分享了他在参与“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撰写时的经历:“为了核实一个数据,我们跑了 3 个街道、5 个社区,发现基层统计口径与市级系统存在差异,最终报告里专门加了‘数据采集说明’,既保证了真实性,又避免了基层‘被问责’的顾虑。”这些鲜活的案例让我意识到,文秘工作绝不是“坐在办公室码字”,而是需要“脚沾泥土”的调研、“心贴群众”的共情、“刀刃向内”的严谨。培训期间,我们分组到市档案馆查阅了近 10 年的市委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在对比中发现:每一份重要文件的修改轨迹里,都藏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青年干部培训学习感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