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集一、改错题1.铰孔可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减小孔表面粗糙度,还可以对原孔的偏斜进行修正()2.铣削时,切削过程是连续的,但每个刀齿的切削是断续的,因此,切削过程中存在对工件的冲击。()3.在工艺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减环和封闭环。()4.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安装。()5.车床主轴的径向跳动不影响加工轴的圆度误差。()6.钻出的孔一般应经扩孔或半精镗等半精加工,才能进行铰孔。()7.定位基准只允许使用一次,不准重复使用。()8.进行平面尺寸链计算时,首先要把它换算成空间尺寸链。9.生产系统由三个层次组成:决策层,计划管理层,生产技术层。()10.零件图上确定其它点、线、面的位置,即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工艺基准。()11.拉孔前工件须先制出预制孔。()12.磨削烧伤的类型有回火烧伤、淬火烧伤、正火烧伤及退火烧伤。()13.基准重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基准统一。()14.粗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称粗基准,精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为精基准。()15.磨削内孔时,在工件孔径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选用大直径的砂轮。()16.欠定位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有些情况也满足加工精度要求。()17.磨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是砂轮速度V增加,残留面积增加,表面粗糙度增加。18.采用销连接时,被连接零件上的销孔应将零件组合在一起后加工。()19.是否与设计相符合反映的是设计质量。()20.阿贝原则就是指零件上的被测线与测量工具上的测量线重合或在其延长线上。二、选择题1.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2.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为()。A.生产过程B.工序过程C.工艺过程D.生产流程3.领用夹具并安装在机床上属于单位时间哪部分()。A.基本B.辅助C.服务D.准备、终结4.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A.精基准B.粗基准C.互为基准D.自为基准5.主轴具有纯角度摆动时,车削外圆得到的是()形状。A.椭圆B.圆锥C.棱圆D.腰鼓形6.零件装夹中由于设计基准和()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A.工艺B.测量C.装配D.定位7.以平面和内孔为主要加工表面的零件是()。A.阶梯轴B.双联齿轮C.箱体D.套筒8.自为支撑(浮动支撑)其作用增加与工件接触的支撑数目,但()。A.不起定位作用B.限制一个自由度C.限制三个自由度D.限制两个自由度9.试从曲线的相对比较中,判断哪种曲线形状的工序精度要求高()。A.б=2B.б=1C.б=1/2D.б=1/410.试指出下列刀具中,哪些刀具的制造误差不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A.端面铣刀B.绞刀C.成形铣刀D.键槽铣刀11.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A、设计基准B、装配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12.定位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定位称为()。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13.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来保证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自为基础D.基准统一14.加工过程中若表面层以局部高温和相变为主,则表面层产生()。A.压应力B.拉应力C.弹性应力D.无应力层15.在生产中批量越大,准备与终结时间摊到每个工件上的时间就越()。A.少B.多C.无关D.无法确定16.主轴具有纯角度摆动时,车削外圆产生的是()误差。A.圆度B.圆柱度C.直线度D.平行度17.当工件以一面两孔定位时,其中的削边销消除自由度为()A.不消除B.两个C.一个D.任意18.工序集中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的()。A.尺寸精度B.形状精度C.相互位置精度D.表面粗糙度19.试指出下列刀具中,哪种刀具的制造误差不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A.齿轮滚刀B.外圆车刀C.成形铣刀D.键槽铣刀20.利用刀具与工件之间严格的啮合运动形成的包络线形成工件的形状方法叫()。A.展成法B.成形法C.轨迹法D.修配法21.加工套类零件的定位基准是()。A.端面B.外圆C.内孔D.外圆或内孔22.试指出下列刀具中,哪些刀具的制造误差不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A.齿轮滚刀B.外圆车刀C.成形铣刀D.键槽铣刀23.误差补偿法是人为制造一个大小相似,方向相反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