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2 教学与评价案例案例 1 :《蒙娜丽莎》为什么是经典名作?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老师引导学生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当老师提到在其他班级赞扬《蒙娜丽莎》是美术史上的经典名作时, 一些同学不以为然:不就是一幅画着女人的作品吗?她连眉毛都没有, 谈得上美吗?而且,画面色彩单调、灰暗,形象朦胧,为什么达芬奇 不画得清楚些呢?老师继续说道:尽管大家对作品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推断,但《蒙 娜丽莎》在美术史上的经典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可假如我们承认这一 点,如何让其他人信任我们的推断呢?所以,这节课我们共同寻找说 服其他同学的理由吧。(老师向学生分发学习任务书和根据具体的教 学目标而设计的评价表。)老师接着指出:要认识和推断一幅作品,可以从作品的内容、形式 和背景几个方面入手,运用美术、心理、历史、宗教,甚至科技等知识, 找到其独特性和艺术价值。因为美术作品不像文字和语言表达那般线性 地呈现信息,而是同时呈现全部信息,所以最好设法找到一个欣赏的线 性程序,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地认识作品。为此,向大家推举一个行之 有效的欣赏程序: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和分析作品。大家纷纷描述所见 到画面的细节,如构图、色彩和背景等,指出这幅作品采纳的是金字 塔型构图,人物表情恬静而含蓄,轮廓时隐时现,似乎隐没在空气之 中,画面灰暗,但头部、胸部和手部却十分明亮。然后,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分配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 读、网络搜索和讨论等方式,认识达芬奇的生平、时代背景和他对艺术 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等。这些内容有助于确定达芬奇在美术史的地位 和《蒙娜丽莎》的独特价值。在完成上述学习任务后,各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陈述讨论成果和见解。第一组:达芬奇的生平事迹。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 博学多才的人物,数学优异,富于科学探究的胆识,精通建筑、解剖学、 化学、流体力学,钻研并尝试制作过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潜水艇,设计 过桥梁、水坝,对植物有细致的观察。同时,他也是现代解剖学、病理 学和医学的先驱。他以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观察世界,寻找事物本 质和自然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设计出一些设备、武器和建筑。他突破 神学的禁忌,通过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现实世界,从而给予其作品以严谨 的科学精神。与米开朗琪罗相比,他的作品更加理性和冷静,对事物本 质和世界神秘的探究远远大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