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朱自清对赋、比、兴的研究

朱自清对赋、比、兴的研究_第1页
1/35
朱自清对赋、比、兴的研究_第2页
2/35
朱自清对赋、比、兴的研究_第3页
3/35
朱自清对赋、比、兴的讨论 【内容提要】辛亥革命后,很多学者在重新解读《诗经》的基础上重新界定赋、比、兴的含义;朱自清不仅结合《诗经》文本讨论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方法,同时还涉及到《毛传》《郑笺》释兴、兴义源起,《周礼》“六诗”之赋、比、兴的本义,后世比兴论诗等多个方面;而且既能区分它们的不同,又能注意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勾勒出赋、比、兴的源起、进展和演变的历时性结构。【关键词】 朱自清;赋比兴;本义;表现方法 辛亥革命至建国时期,朱自清对赋、比、兴的讨论最为深化、最为广泛。我们要对朱自清的讨论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朱自清赋、比、兴讨论的学术背景 辛亥革命之后,由于科举制度的废除、封建帝制的消亡、经学时代的结束,《诗经》的性质在人们的观念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儒学经典变为文学诗集,对赋、比、兴的讨论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讨论还在继续,如探寻《周礼》“六诗”赋、比、兴本义,分析《诗经》赋、比、兴表现方法,阐发赋、比、兴理论的美学理想;有些则逐渐消亡了,如汉儒借助比、兴比附经义,陈子昂、白居易借助赋、比、兴宣扬儒家政教文学观念,把赋、比、兴当作表现儒家政教思想内容的“谲谏”方法,这种观念只是被当作历史现象加以分析,而不再有人提倡;有的学者是讨论赋、比、兴的讨论史,进行讨论之讨论;有的则是在反封建大旗的指引下,怀疑甚至否定经学的阐释,视经学的阐释为“堆在《诗经》上面的瓦砾”,必须清除,对赋、比、兴的讨论也充满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怀疑精神,很多学者在重新解读《诗经》的基础上重新界定赋、比、兴的含义。 1925 年,古史辨派的代表顾颉刚发表了一篇题为《起兴》的文章,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使赋、比、兴的讨论出现一次高潮,这次讨论高潮主要集中在对《诗经》表现方法的讨论上。顾颉刚察觉到朱熹《诗集传》对赋、比、兴认识与标定的混乱,于是通过对现代民间歌谣表现方法的分析去推论《诗经》中的起兴,在文章中列举了“阳山头上竹叶青,新做媳妇像观音”、“阳山头上花小篮,新做媳妇多许难”等九条民谣开端的资料,说: 在这九条中,我们很可看出起首的一句和承接的一句是没有关系的。例如新做媳妇的美,并不在于阳山顶上竹叶的发青;而新做媳妇的难,也不在于阳山顶上有了一只花小篮。它们所以会得这样成为无意义的联合,只因“青”与“音”是同韵,“篮”与“难”是同韵。若开首就唱“新做媳妇像观音”,觉得太突兀,站不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朱自清对赋、比、兴的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