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运输、押运、装卸作业章程一、运输作业章程1、运输前的准备工作⑴ 根据所装运货物的毒性、状态、包装情况,必须携带好劳保用品(如工作服、手套、防毒口罩或面具)及防散失、防雨等工、属具。⑵ 进入作业现场对刚开启的仓库、集装箱、封闭式车厢要先通风排气,驱除积聚的有毒气体。⑶ 在运输作业现场,人尽量站立在上风处,不能再低洼处久留,不能再货物上坐卧、休息,作业过程当中不能进食、吸烟、饮水。工作之前、工作后严禁饮酒。2、运输安全要求⑴ 要平稳驾车,勤于瞭望,定时停车检查包装件的捆扎情况,谨防捆扎松动,货物丢失,装运有机毒害品,行车中应避开高温、明火场所。⑵ 防止毒害品丢失是行车中要注意的最重要的事项。假如丢失不能找回,落到不了解其性能的群众手里,或被犯罪分子利用,就可能酿成重大事故。因此,发生丢失而又无法找回时,必须立即向货物丢失的当地公安部门报案。⑶ 装运过毒害品德车辆清洗、消毒前,严禁装运食品或鲜活动物。⑷ 感染性物品运输后,车辆应到指定的地点集中清洗消毒。3、灭火方法和撒漏处理⑴ 灭火方法毒害品因其品类繁多,性质不同,一旦发生火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 无机毒害品中的氮化镁,遇水后能和水中的氢生成有毒和有腐蚀性的氨。因此,此类物品着火时,不能用水扑救,应用沙土、干粉扑救。② 毒害品中的氰化物遇酸性物质能生成剧毒气体氢化氰,这类物品发生火灾时,不得用酸碱灭火器扑救,可用水及砂土扑救。③ 大部分毒害品在着火、受热或与水、酸接触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灭火人员必须根据毒害品德性质采纳相应的灭火方法。在扑救火灾时,尽可能站在上风方向,并戴好防毒面具。⑵ 撒漏处理对毒害品的撒漏物应视其具体的情况进行处理:如固体货物,通常扫集后装入其他容器中交货主单位处理;液体货物,应以砂土、锯末等松软物浸润,吸附后扫集,盛入容器中交付货主单位处理;对毒害品的撒漏物不能随意乱丢或排放,以免扩大污染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被毒害品污染过的场地、车辆或防护用品,其洗刷消毒基本方法如下:① 氰化物污染物。氰化物如氰化钠、氰化钾污染,可将硫酸钠水溶液撒在污染处, 因硫酸钠与氰化物可以生成低毒的硫氰酸盐,从而消除氰化物的毒性,然后用热清水冲洗,最后用冷清水冲洗。也可用硫酸亚铁、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等来处理。② 有机磷农药污染物。有机磷农药 1605、苯硫磷、敌死通、1059等撒漏时,首先用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