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盐酸、硫酸泄漏事故的现场专项处措施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本厂使用及生产的危险化学品众多,其中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盐酸、硫酸均为腐蚀品,对承载容器及管道的腐蚀性较强,可能导致设备破损,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财产损失和环境损害。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1)氢氧化钾涉及电解工序、片碱工序(2)氢氧化钠涉及废气处理工序(3)硫酸涉及氯氢处理工序(4)盐酸涉及盐酸合成工序、化盐工序、电解工序1.3 事故发生可能的时间、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事故发生可能的时间无固定时间。当危险化学品容器、管道破损时泄漏。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硫酸、盐酸均为腐蚀品,假如发生泄漏,极易造成人员损害和财产损失和环境损害。氢氧化钾:8.2 类碱性腐蚀品,本品有强烈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腔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氢氧化钠:8.2 类碱性腐蚀品,本品有强烈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腔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硫酸:8.1 类酸性腐蚀品,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同时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盐酸:8.1 类酸性腐蚀品,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无明显征兆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故。2 应急工作职责氢氧化钾主要涉及电解岗位、片碱岗位、氢氧化钠主要涉及废气处理岗位、硫酸主要涉及氯氢处理岗位、盐酸主要涉及盐酸合成岗位、电解岗位、化盐岗位。2.1 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⑴ 电解工序岗位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每班设班长 1 人,岗位操作工各1 人。(2) 片碱工序岗位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每班设班长 1 人,岗位操作工各 1 人。(3 )废气处理、氯氢处理工序为同一岗位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每班设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