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关于 2025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25 年上半年,*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自治区民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创新,各项民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聚焦社会救助精准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更有保障。一是完善救助体系机制。制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全面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二是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通过大数据比对、入户走访等方式,精准识别救助对象。截至 6 月底,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 30.5 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4.95 亿元;特困供养人员 2.85 万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 1.15 亿元。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工作,精准识别低保边缘家庭 2.5 万户 7.2 万人、支出型困难家庭 0.5 万户 1.6 万人。三是提升救助服务效能。率先在全区开展经济状况核对个人电子授权应用试点工作,困难群众可通过手机端完成授权,实现“足不出户”核对家庭经济状况,目前已完成电子授权 1.2 万次。开展社会救助领域“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组织各级民政干部、社工等深入基层,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累计走访困难群众 5.6 万人次,解决实际困难 3200 余件。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在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启动试点工作,为散居供养特困人员配备基本生活设施 1500 户。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累计发布政策解读信息 800 余条,开展政策宣传活动 120 余场次,覆盖群众 15 万余人次。(二)聚焦养老服务提质,老年人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一是加大养老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市已建成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供需对接、资源统筹等功能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25 个,55%的乡镇建成了辐射周边的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今年以来,新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 2.3 万平方米,新建或改造农村幸福院 10 个。积极推进*市城市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 85%,预计 9 月竣工落成并交付使用。二是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