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开放型经济进展模式比较 内容提要: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进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在我国经济最活跃的东部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和“浦东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形成了“新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本文对江浙沪三地开放模式进行比较,认为江苏在“引进来”方面有优势,浙江在”走出去”方面有特色,而上海则在中心城市的国际化进展领先全国;同时,三种模式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应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打造长三角经济进展的未来。 关键词:江浙沪,开放型经济,进展模式,比较 所谓开放型经济模式,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或地区通过对外开放将本土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融合,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类型与方式。因此,开放型经济模式是推动经济进展的一种重要方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就了长三角上世纪 80 年代的进展,而江苏“开发区产业集聚”、“浙江现象”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开放型经济的进展模式,并在上世纪 90 年代得到不断深化,也奠定了长三角在 21 世纪初期在中国的地位和在世界上的影响。 一、江浙沪开放型经济模式产生与演化比较 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选择开放型经济作为经济跨越的支点,使经济进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成为中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三地在原“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浦东模式”基础上经过一次次嬗变,原模式所涵盖的区域以及内涵均已大大拓展,甚至发生了质的飞跃,演变成新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 1、江苏开放型经济进展模式的产生与演变 江苏经济进展的精髓充分体现在苏南地区的经济进展上,即着名的“苏南模式”。”苏南模式”这个词是费孝通先生在 1983 年所写的《小城镇•再探究》中提出来的,是对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进展的高度概括。江苏苏南以乡镇集体企业起步并由此而迅速推动的“苏南模式”,作为工业化的一种区域范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苏南模式在经过了 20 世纪 80 年代大进展、进入 90 年代后,乡镇企业进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原有的模式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已难以再有作为。90 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在经过对内进行产权改革,对外实行开放后,抓住外向型经济进展的机遇,走上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