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淡渗利湿法治泄泻的药理学探讨

淡渗利湿法治泄泻的药理学探讨_第1页
1/27
淡渗利湿法治泄泻的药理学探讨_第2页
2/27
淡渗利湿法治泄泻的药理学探讨_第3页
3/27
淡渗利湿法治泄泻的药理学探讨【摘要】 淡渗利湿法是治疗泄泻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文章主要通过对此法常用药物的药理学分析,探讨了淡渗利湿法治疗泄泻的化学基础和药理学效应,以期为中医临床和科研提供更明确、更清楚的思路和讨论方法。【关键词】 淡渗利湿法 泄泻 药理学 “淡能渗湿”。淡渗,就是用甘淡的药物利水渗湿,使水湿从小便排泄而治疗腹泻的一种治法。《内经》上说:“湿胜则濡泻。”《难经》也说:“湿多成五泄。”中医理论认为,由于脾运不健,小肠泌别失职,水液不能渗入膀胱而偏渗于大肠,水反为湿,而成泄泻。治疗上,湿邪不祛,泄泻难止。而祛湿之法,除健脾以治其本外,还可利用人体的自然生理通道,通过应用利小便药物,使水液下渗于膀胱的量增加,而下注大肠的量减少,从而达到“利小便之所以实大便”的目的。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其下者,引而竭之。”《伤寒论》164 条云:“复利不止者,当利小便。”这里明确提出“利小便”法治复利不止。《景岳全书·泄泻》提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提出治泻九法,把淡渗法列为九法之首。可见,“利小便可以实大便”的方法源于《黄帝内经》,成熟于《伤寒论》,发扬于明、清。其应用于临床是有确切疗效的。 随着现代医学观念深化人心,原来用以解释利小便法治疗泄泻的传统理论虽在中医界广为人知,但已不能满足科学文化水准日益提高的广阔患者的要求。事实上,该法的有效性不仅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同时也符合现代药理学机理。 临床常常使用的淡渗利湿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滑石、车前子、薏苡仁和木通等。下面从现代中药药理学讨论的角度对淡渗利湿法治疗泄泻的机理进行阐述。 1 茯苓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的干燥菌核。茯苓中茯苓多糖为主要成分,含量为%。此外,尚含三萜类化合物茯苓酸、松苓酸等其他成分。 现代药理学讨论表明,茯苓中所含的羧甲基茯苓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菌、降糖、抗肿瘤等作用。用羧甲基茯苓多糖培育具有促进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的 IL-2,TNF,IL-6,IFN-α,IFN-γ 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功能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24、36、48、72h,IL-2,TNF,IL-6,IFN-γ 的效价比无羧甲基茯苓多糖的细胞培育对比组的效价分别高,,,倍。羧甲基茯苓多糖预处理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抗菌、抗炎及抗病毒作用明显增强。茯苓多糖对棉球所致大鼠皮下肉芽肿形成有抑制作用,同时小剂量下也能抑制二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淡渗利湿法治泄泻的药理学探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