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灌水率的计算

灌水率的计算_第1页
1/48
灌水率的计算_第2页
2/48
灌水率的计算_第3页
3/48
作物灌溉制度农作物得灌溉制度:就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得灌水次数、每次得灌水日期与灌水定额。灌水定额就是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得灌水量,各次灌水定额之与,叫灌溉定额。灌水定额与灌溉定额常以 m3 /亩或m m 表示,它就是灌区规划及管理得重要依据.充分灌溉条件下得灌溉制度,就是指灌溉供水能够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得需水量要求而设计制定得灌溉制度. ⑴ 总结群众丰富灌水经验 多年来进行灌水得实践经验就是制定灌溉制度得重要依据。灌溉制度调查应根据设计要求得干旱年份,调查这些年份得不同生育期得作物田间耗水强度(m m/d)及灌水次数、灌水时间间距、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根据调查资料,可以分析确定这些年份得灌溉制度。 ⑵ 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 我国许多灌区设置了灌溉实验站,试验项目一般包括作物需水量、灌溉制度、灌水技术等.实验站积累得试验资料,就是制定灌溉制度得主要依据。但就是,在选用试验资料时,必须注意原试验得条件,不能一概照搬. ⑶ 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这种方法就是根据水稻淹灌水层与旱作物计划湿润层内水量平衡得原理进行灌溉制度得制定。在实践中一定要参考群众丰富灌水经验与田间试验资料,即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制定得灌溉制度才比较完善. 水稻灌溉制度水稻具有喜水耐水特性,常采纳淹灌方式,因此,渗漏损失水量大,灌水次数多,灌溉定额大。灌溉制度应以满足不同时期稻田淹灌水层得深度要求。通过水量平衡计算,可以确定所需要得水量。 某时段内水稻灌水定额为: m=H+E-P-H 0+C 式中 m 为时段内水稻灌水定额;H0、H 分别为时段初与时段末得稻田水层深度;E 为时段内田间耗水量(蒸发、蒸腾与渗漏量);P 为时段内降雨量;C为时段内排水量。单位均为 mm。 水稻灌溉制度,随着水稻品种与栽培季节得不同而异,多采纳浅-深-浅得灌水方法,即分蘖与分蘖以前采纳浅灌,分蘖后期到乳熟前采纳深灌,乳熟以后浅灌,黄熟以后落干(有时也在分蘖末期落干晒田一次)。灌溉定额南方一般为 300~360 m 3/亩,北方常在50 0m 3/亩以上. 旱作物灌溉制度根据旱作物得生理与生态特性,灌溉得作用在于补充土壤水分得不足,要求作物生长阶段土壤计划湿润层内土壤含水量维持在易被作物利用得范围内。其最大允许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而最小允许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得 50%~60%。 旱作物灌溉制度可通过水量平衡计算来确定.当某一时段内尚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灌水率的计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