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应用探讨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是安全评价专业人员和企业安全工程人员在安全评价过程当中常常用到的评价方法。但是有些企业安全工程人员在实际应用该方法对自身企业评价时,因为对该评价方法的理解不准确或在系数选择时参杂自身感情因素导致评价结果失真。下面对该评价方法使用中容易出现失误或不准确的几点进行讨论与探讨。一、评价方法介绍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是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和反应的危险性以逐步推算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评价过程当中定量的依据是用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防灾措施的情况。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使企业安全工程人员了解各工艺部分可能造成的损失,并帮助确定其减少潜在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而经济的途径。二、评价程序介绍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一般根据确定评价单元、资料收集、确定物质系数、评价单元固有的火灾爆炸危险度评价、评价单元安全补偿措施评价、评价单元火灾、爆炸危险程度评价结果分析六大步骤进行。当然,在评价单元固有的火灾爆炸危险度评价中包括一般工艺危险系数 F1 的确定、特别工艺危险系数 F2 的确定、评价单元危险系数F3 的确定、火灾、爆炸危险指数 F&EI 的计算、危害系数 Y 的确定、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的估量;在评价单元安全补偿措施评价中包括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 C1 的确定、物质隔离补偿系数 C2 的确定、防火措施补偿系数 C3 的确定、单元的安全补偿系数 C 的确定、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的估算等各个具体细致的步骤。三、应用中容易出现失误的环节我们在应用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进行客观评价时容易疏忽或失误主要为以下几点:1、评价单元的选择模糊。这主要表现在企业工程人员在评价时面对自身企业复杂的工艺布局面前无从下手,或只是根据企业工艺分区简单的定位为评价单元。2、特定参数或环境考虑不全面。这主要表现在疏忽评价工艺单元所处理的易燃或化学活泼性物质的量和疏忽了物质系数(MF)的温度修正上。3、各种评价系数选择不准确。这主要表现在评价单元固有的火灾爆炸危险度评价、评价单元安全补偿措施评价中具体系数选择存在误差。四、评价实例简介与说明如何避开或减少以上几个容易疏忽或容易出现误差的环节,为了有个比较直观的认识,现结合对某企业精对苯二甲酸(PTA)工程中氧化反应器单元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实例进行简单说明。1、评价单元的确定。精对苯二甲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