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学教职工周转房项目生产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一、机械损害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机械损害事故的原因:1、机械设备在设计制造上存在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是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机械设备带病作业;4、从业人员个人操作错误、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机械运转时加油、维修、清扫,或者操作者进入危险区域进行检查、安装、调试;5、生产作业环境缺陷,操作空间不符合安全要求.机械损害事故的预防措施:1、在选择机械设备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厂商生产的机械设备,防护罩、保险、限位、信号等装置齐全,设备本身质量达到安全状态;2、专用设备必须配备专用的工具,设备设施上的安全附件有缺陷时,一定应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要及时更换设备;3、加强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查等工作,建立完善点巡检工作制,及早发现设备隐患并迅速处理,使机械设备不带病作业;4、以制度为切入点,法律规范员工操作行为,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的行为.狠抓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5、积极改善员工的生产作业环境,设备的改造应充分考虑到操作空间与周围环境,必须能够保证员工安全操作的需要.二、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1、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的材质强度不够、安装不良、磨损老化等;2、安全防护设施不合格、装置失灵;3、劳动防护用品缺陷;4、作业环境不良;5、作业人员缺乏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人为操作失误或带病作业,以及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1、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不准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坚持开展常常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没经过培训和特别教育的人员不准进行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人员的个人着装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根据作业性质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2 米以上高处作业必须按标准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使用前必须检查,并要做到高挂低用.3、高处作业时必须落实使用检查制度,各检修、上料平台等洞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并悬挂醒目的警示标志,检查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4、高处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脚踏物是否有足够的承重能力,已部分腐烂的跳板、石棉瓦、刨花板、三合板等不准当踏脚板使用.5、高处作业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