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用户负荷资源排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坚持目标导向,着力完善负荷资源管理机制,强化过程管控和技术支撑,以负荷资源专项排查和精细管理为切入点,全面掌握重点行业、重点用户生产特点和负荷特性,深挖负荷资源调控潜力,推动释放用户能效空间,提升服务电力保供、服务市场主体、服务节能提效的能力,着力打造适应市场化改革、满足市场化多元主体需求的负荷管理新模式。(二)工作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系统部署,聚焦重点行业、关键环节持续深化、协同发力,结合“两高”项目、规上工业等用户特点及负荷管理工作需求,分步推动。闭环管控,真实可靠。制定闭环管控机制,对现场排查调研、电子协议签订、现场装置安装、系统接入和监测等全环节进行质量管控,确保负荷资源真实可靠。标准引领,数字赋能。制定排查标准,统一排查内容,根据负荷管理系统统一功能规划,开发用户互动应用工具,实现负荷资源台账化、数字化管理,提高工作质效。创新模式,示范先行。开展重点行业负荷模型讨论,加强与行业协会、高校院所、讨论机构等合作,形成重点行业领域负荷资源排查技术方案、负荷模型的典型示范,并同步复制推广。强化机制,常抓常效。加强经验总结,固化工作流程,健全负荷资源数据挖掘-管理-应用机制,融入营销业务工作流程,推动资源排查工作常态化,实现负荷资源精细化管理。(三)工作目标1.建成负荷精细化管理1新能力。2025 年,完成负荷管理方案 30 个重点行业典型用户专项排查,分行业完成负荷特性建模和指导手册编制,力争负荷精细化管理能力达到最大负荷5%。2025 年,完成国民经济重点行业2典型用户专项排查,实现分行业负荷特性和指导手册全覆盖,全面实现负荷资源分层分1 负荷精细化管理:完成用户负荷特性建模、监控设备安装、分路资源接入负荷管理系统、负荷资源分路监测等,实现单户负荷标签化、在线化、精细化管理。2 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特指负荷管理优先保障的行业之外的全部行业。区分类管理,负荷精细化管理覆盖 50 万户以上,力争负荷精细化管理能力达到最大负荷 20%。2.建成负荷常态化管理新机制。2025 年,与政府、行业协会建立常态对接机制,取得政府支持政策;固化负荷资源排查流程,建立负荷资源常态管理和闭环管控机制,建成负荷管理专业队伍,实现资源管理精细化、常态化。2025 年,取得政府更大力度支持,营造全社会共担良好环境;固化负荷管理全业务流程,丰富负荷资源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