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及寒假防疫安全人的心、理活动是从婴幼儿时期就产生了,但 3F 岁是孩子发育成长的关 键时期,处于思维活动的萌芽期,假如能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心 理健康的指导,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那么怎样在幼儿时期做好心理健康 教育呢?1、注意不要过分地关怀、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 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 能享受权利。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舞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 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4、不要牵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 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 躲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抵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6、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恐吓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 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7、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判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 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8、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 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10、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 替他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亲子陪伴,建立情感联结:家人的陪伴可以增强与孩子间的联结,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安全感。小提示:您可以在睡前抽出 20 分钟,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陪伴孩子 进行阅读效果最佳哦!家长们在下班回家后,预留出时间和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在家一天 的生活趣事,这样一来家长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更进一 步增进与孩子间的情感联结。自主安排活动,规律生活作息:合理的活动安排和作息习惯有利于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放假在家时,家长们需要想出一个好办法:引导孩子制定“居家 一日计划”。家长们与小朋友讨论安排哪些活动,并安排每项活动进行的 时间点和时长,最后引导孩子将居家的一日生活作息计划用自己的方式记 录下来并严格的遵守。鼓舞自我服务,激发成就感:家长们应积极鼓舞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引导孩子自我 服务。小到折衣服、晾晒衣物,大到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