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作业三项安全知识一、高处作业的相关概念(1)什么是高空坠落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 以上(含 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2)如何规定高处坠落范围由于并非所有的坠落都是沿垂直方向笔直地下坠,因此就有一个可能坠落范围的半径问题。当以可能坠落范围的半径为 R,从作业位置至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为 h 时,国家标准规定 R 值与 h 值的关系是:(1)h=2~5m 时,R 为 2m;(2)h=5~15m 时,R 为 3m;(2)h=15~30m 时,R 为 4m;(4)h>30m 时,R 为 5m。(3)高处作业如何分级根据不同的坠落高度,高处作业可分为四个等级,即:高度在 2——5m 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度在 5m 以上至 15m 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度在 15m 以上至 30m 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度在 30m 以上时,称为四级或特级高处作业。(4)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别高处作业的类别高处作业按性质和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别高处作业两类。一般高处作业为正常作业环境下,进行的各项高处作业。特别高处作业是指较复杂的作业环境下对操作人员具备危险性的作业,有以下八类:①强风高处作业(阵风六级,风速 10.8m/s);②异温高处作业;③雪大高处作业;④雨天高处作业;⑤夜间高处作业;⑥带电高处作业;⑦悬空高处作业;⑧抢救高处作业。(5)高处坠落主要类型和原因主要类型有:①因被蹬踏物材质强度不够,突然断裂;②高处作业移动位置时,踏空、失稳;③高处作业时,由于站位不当或操作失误被移动的物体碰撞坠落等。主要原因是:①作业人员缺乏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②防高处坠落的安全设施、设备不健全。二、怎样预防高处坠落事故防止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⑴ 动强科学管理,明确岗位责任,熟悉作业方法,掌握技术知识,执行操作章程、正确合理使用防护用具,加强日常的检查。⑵ 实行周密的防护措施。除在危险部位设置护栏,立网、满铺架板、盖好洞日外,还应在操作人员下方设平网和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正确合理使用防护用具。三、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技术措施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技术措施有:(1)用好安全“ 三宝”。① 安全帽。根据相关规定进入危险场所,必须戴好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帽,并系好帽带,防止人员坠落时帽子脱落,失去防护作用。② 安全带。凡在 2m 以上悬空作业人员,必须配带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