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实施方案为稳定我区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单产,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稻米 产业,提出本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1. X 年在 X 区新建连片 5 亩以上粮食产能区 32 片,面积 2.7 万亩以上, 亩产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50 公斤以上。2. 提升机械作业能力。大力推动农业 代化, 化协作攻关,形成农科教、 产学研大协调、大合作的机制,推动水稻机插秧,在千亩以上产能区配套建设 1 个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3. 提升科技增产能力。注重绿色、生态、可持续技术组装示范,集成组装 配套技术,重点抓好良种推广、主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 统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等水稻“五新”技术,确保其在产能区覆盖率达 1%。4. 提升主体经营能力。法律规范有序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重点向农 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提高种粮比 较效益。二、实施内容1.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在千亩以上重点产能区配套建设水稻工厂 化机插育秧示范点 1 个,每个示范点建设智能化板房式叠盘暗出苗车间,配套 浸种消毒池、浸种网兜、带钩钢结构吊篮和电动升降装置;配套播种操作间和 秧盘精量播种流水线,包括自动化水稻催芽机、自动化水稻精量播种机、碎土机、育秧硬盘、水稻育秧全营养基质、塑料平板双面托盘、叉车和日产乘坐式 高速插秧机等设备。2. 水稻“五新”推广。以进展优质稻为抓手,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叠盘暗 出苗、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头季机收再生稻、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病虫害专业 化统防统治、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等一批先进适用、增产增效、绿色生态技术。 组织各类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产能区内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 械化作业,提高产能区水稻“五新”科技水平和种植效益。3. 扶持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 农业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参加粮食产能区建设,推动产能区建立稳定和利 益共享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与项目建设机制。三、经费安排1. 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每个示范点财政补贴 60 万元。其中,水稻 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建设中涉及的有关场地和设备租金、水、电费用等开支 不得列入补贴范围。所有机械设备不得重复享受国家农机购机补贴以及其他项 目补贴。2. 水稻“五新”推广。每个项目乡镇、街道用于水稻“五新”推广的资金 中,对机插育秧良种每亩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