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诊疗法律规范( 2025 年版)-特发于童年与少年的社会功能障碍一、选择性缄默症(一)概述选择性缄默症(selectivemutism,SM)通常起病于童年早期(5 岁 前),表现为患者对于讲话的场合及对象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患者在某些 场合(如一级亲属)可以表现出充分的语言能力,但在某些特定场合(如 学校、社交场合)却持续地不能说话。其发生需要排除器官功能障碍或 语言理解障碍等原因。选择性缄默症可显著阻碍患者的学业成就或社交 沟通,其患病率为 0.03%〜1%,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选择性缄默症的病因与生物学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环境因 素包括父母社交抑制、过度保护、过度严厉或角色缺乏,还与创伤、生活环境 不稳定、语言环境的改变等有关。患者常伴有显著的气质特点,如行为 抑制、负性情感等。该病与社交焦虑障碍在遗传方面有很大重叠。(三)临床特征与评估选择性缄默症最常出现的场所是学校或面对陌生成人时,可表现为 无法开始说话,或无法回应别人对其说话,或偶发出呢喃或单音。有 的患者可使用其他非语言方式与人沟通(如某些手势、点头、微笑、书写等)。 有的患者在不需要言语的场合可能表现出社交意愿。该病起病隐匿, 多数患者在一级亲属面前表现正常。常于入学一段时间后因为始终不能 达到学校对于儿童语言的要求,引起关注后被父母带去就医。由于在需要语言表达的场合不能说话,患者难以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导致学业和同伴功能受损明显,常被同龄人排挤,并伴随其他情绪和 行为问题。最常共病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神经系统检查及智能评估多为正常。通过韦氏智力测验等标 准化评估,儿童的语言表达及理解力应在相应年龄儿童的两个标准差范围 内。(四)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在患者的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其在某些应该讲 话的特定场合(固定且可预测)不能讲话,而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在其 他场合言语表达基本正常,且症状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持续时间至少 1 个 月(并非入学后的第 1个月)。上述症状不能用缺乏语知识、对所需 语有不适感来解释。2.鉴别诊断诊断应排除其他神经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特定性言语和语言发育 障碍等。常见共病为社交焦虑障碍,如两种障碍均表现突出,应给予共病 诊断。(五)治疗原则与常用药物选择性缄默症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原则上以心理治疗(行为治疗 和家庭治疗)为主,结合语言训练,存在共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