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试题及答案绪言一、单项选择1、被称为《针经》的中医典籍为:A、《素问》B、《灵枢》C、《难经》D、《针灸甲乙经》E、《针灸逢源》 答:B2、“阿是穴”和“指寸法”的创始人是:A、刘渡舟 B、杨继洲 C、孙思邈 D、《内经》E、滑伯仁答:C3、《针灸大成》是哪个朝代哪位医家所著()A、唐代孙思邈 B、北宋王惟一 C、晋代皇甫谧 D、明代杨继洲 E、元 代渭伯仁答:D4、《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A、王叔和 B、孙思邈、皇甫谧 D、王惟一 E、滑伯仁答:C5、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A、汉代 B、晋代 C、唐代 D、宋代 E、明代答:D6、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答:D二、多项选择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A、《素问》B、《灵枢》C、《足臂十一脉灸经》D、《脉经》E、《阴 阳十一脉灸经》答:C、E三、填空题1、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穴。答:华佗夹脊穴2、北宋时期的 2 具()作为针灸教学的和()之用。答:铜人模型,考试3、在长沙马王堆 3 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文献,为() ()。答: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7、《针灸大成》是( )医家所著。答:杨继洲8、《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答:皇甫谧四、推断题1、《灵枢》又称《针经》。(对)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对)3、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进展的兴盛时期。(错)4、首次提出阿是穴的医家是孙思邈。(对)5、“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完整系统理论。(错)6、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讨论的基础上。(错)第一章经络总论一、单项选择1、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面部 B、上肢部 C、下肢部 D、胸部 E、四肢未端答:E2、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面部 B、上肢部 C、下肢部 D、胸部 E、四肢未端答:A3、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面部 B、上肢部 C、下肢部 D、胸部 E、四肢未端答:D4、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A、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B、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C、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D、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E、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答:B5、与大肠经相表里的经脉是A、肺经 8、心经 C、肝经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