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页职业急性中毒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风险分析 3.1.1 事故类型 31.2 风险分析 31.3 危害程度分析 LL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112.1 应急组织机构 LL3 处置程序 113.1 信息报告程序 LL3.1.1 公司信息上报 113.2 应急响应级别及分类 1.1.3.3 事故接警报警 L23.4 应急指挥机构启动 1.2.3.5 扩大应急 123.6 保障措施 124 应急处置措施 134.1 处置原则 134.2 处置要点 134.3 处置具体措施 L4.4.4 次生事故处置 L64.5 应急联动 164.6 应急结束 16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1.1.1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可能的发生第一类职业性中毒窒息事件有,一氧化碳吸入中毒事件、氮气吸入中毒事件、丙烯吸入中毒、甲醇中毒、二氧化碳中毒事件、硫化气中毒事件。1.1.2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第二类中毒事件,氢气中毒、煤粉尘吸入慢性中毒事件,保温石棉吸入慢性中毒事件。1.2 风险分析1.2.1 一氧化碳危险物质特性说明书项目一氧化碳危险物质特性说明书危 险 特 性警告有毒、吸入后导致人员瞬间发生中毒窒息死亡途径一氧化碳有毒区域直接吸入危害特性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理化特性闪点(°C):<-50 自燃温度(°C):610 爆炸下限[%(V/V)]: 12.5爆炸上限[%(V/V)]: 74.2 熔点(C): -199. 1 沸点(C): -191. 4相对密度(水=1): 0. 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0. 97分子式:CO 分子量:24.01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条件允许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泄 漏 应 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