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系疾病综合概述 一、脾胃的生理功能与特点生理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与脾相表里。 脾胃——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皆赖以养生理特点:胃主纳,脾主化。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一纳一化,一升一降→生化气血 脾喜燥而恶湿,为太阴湿土之脏 胃喜润而恶燥,为多气多血之腑 二、脾胃的病理特征 脾胃的病理主要表现在收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 脾病多虚,胃病多实。脾 运化水谷功能减退→机体运化吸收功能失常→便溏、腹胀、倦怠、消瘦 运化水湿功能减退→水湿内停→湿、痰、饮→泄泻→胃 收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食欲不振 →中气不能运行→胃痛、痞满、便秘 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嗳气、恶心、呕吐、呃逆 三、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肾 脾虚化源不足→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滋养 肾阳虚衰→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泄泻肝 生理:肝木疏土,助其运化 脾土营木,利其疏泄 病理:肝郁气滞→乘脾犯胃→胃痛、腹痛 四、治疗要点 1.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组方遣药 常用甘凉滋润之剂① 生理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 病理 燥热易伤胃阴 慎用辛香燥热之药 脾为阴土,喜燥恶湿 湿易伤脾——多用醒脾化湿之剂 少用甘润滋腻之品② 生理 脾气主升——脾以升为健 病理 常用健脾益气升提之品 胃气主降——胃以降为和 多用和中、益胃、降逆之药③ 实则阳明——胃病多实、多热——多用消导、和胃、泄热之品 虚则太阴——脾病多虚、多寒——常用健脾、行气温中之品④ 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治疗胃肠病证,常以通为主法 2.久病注意活血通络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脘腹久痛、噎膈——注意活血通络、散结消瘀 3.注意整体治疗 由他脏病变引起之脾胃病证——全面考虑,注意整体治疗 肝郁克脾——疏肝扶脾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 心脾两虚——补益心脾 脾胃有病也可波及其它脏腑,见于其它系统疾病 胃 痛 定义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痛苦为主证的病证。 释义胃——位于膈下,上口为贲门,接于食道,下口为幽门,连于小肠脘——胃腔。胃之上口贲门为上脘,胃之中部为中脘,胃之下口幽门为下脘。 故胃痛也称胃脘痛,所谓“胃脘当心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别名 心口痛——俗称。因胃痛最常见的部位是在上腹部,临近心窝处 胃心痛——古称。如《灵枢·厥病篇》:“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