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运动学一.内容提要(一)高考涉及的运动学知识1.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平动和转动.(2)质点(3)参照物(系).为描述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4)时间和时刻.(5)速度和速率.(6)加速度注意为矢量差,若在一条直线上,则设定正方向后,用正负号来表示其方向.2.直线运动的有关规律(1)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s:位移.平均速度是矢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3)自由落体运动:上面方程组中的v0=0,a=g(4)竖直上抛运动:上面方程组中的a=-g(5)运动图像:s—t图和v—t图.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注意:合运动是质点的实际运动.4.平抛运动的有关规律平抛运动可视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与初速度方向垂直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如果以初速度方向为X轴,以加速度方向为Y轴,以抛出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则:二.竞赛补充的提高知识1.绝对速度、相对速度和牵连速度通常取地球参照系为静系,相对于地球参照系的速度称为绝对速度.令地球参照系为a,b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的速度为vba,c物体相对于b物体的速度为vcb.则c对a的速度vca=vba+vcb(注意此加法应依照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其中,vca称为绝对速度;vcb称为相对速度;vba称为牵连速度.(这一规律可记为:丙物体对甲物体的速度,等于丙物体对乙物体的速度和乙物体对甲物体的速度的合成.)位移和加速度也有类似的规律:sca=sba+scbaca=aba+acb2.斜抛物体运动一般的抛体运动,通常是指初速度与加速度的夹角不为900、00和1800的情形.解决这类问题还是分解到两个方向来考虑.(1)平面直角坐标分解法:即沿加速度a的方向和垂直a的方向分解,两个分运动分别是相互垂直的匀速运动和匀变速运动.(2)沿初速度v0和加速度a的方向分解法:两个分运动分别是速度为v0的匀速运动和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二.练习题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2.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3.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A.12m/s,39m/sB.8m/s,38m/sC.12m/s,19.5m/sD.8m/s,2m/s4.在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以9秒69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9秒72的世界纪录.设高度为H的博尔特正在进行100米短跑且就要到达比赛的终点处,如图所示,有一摄影记者用照相机拍摄下了运动员冲刺的一幕.已知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1/60秒,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h,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ΔL.则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的()①100米成绩②冲刺速度③100米内的平均速度④冲刺时1/60秒内的位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A.1∶3B.1∶5C.1∶8D.1∶96.静止置于水平地面的一物体质量为m=57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3,在F=287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由此可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第5个7秒内的位移与第11个3秒内的位移比为()A.2∶1B.1∶2C.7∶3D.3∶7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由A点由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C.物体从A运动到E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