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通信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光缆施工的操作方法,适用于本局各线路工程公司及各地分公司承建的所有光缆工程。1.2本指导书对光缆施工操作起指导作用,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指导书操作程序施工。本指导书未涉及的部分,按国家颁发的相关标准、规范、规定执行。2光缆敷设2.1内容与要求2.1.1光缆线路路由的复测2.1.2单盘测试和配盘2.1.3挖填光缆沟2.1.4立杆2.1.5布放吊线2.1.4光缆布放2.1.5光缆的保护和防护2.2光缆线路路由的复测2.2.1复测的任务2.2.1.1根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复核光缆路由的具体走向、敷设方式和环境条件2.2.1.2核对施工图纸,核定和丈量中继段距离,包括直埋、管道、架空、水线等段落及进局距离。2.2.1.3核定光缆穿越障碍物(如:铁路、公路、河流、水渠、地下管线等)需采取防护措施地段的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2.2.1.4核定需采取防护措施的地段,确定三防措施(防雷、防腐、防蚁等)。2.2.1.5核定沟坎保护的地点、高度及数量。2.2.1.6核定管道光缆所占用的管孔。2.2.1.7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修改和补充施工图,为光缆配盘、分屯以及敷设提供必要的资料。2.2.2光缆线路路由选择的原则是安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和维护。光缆布放2.2.3光缆线路施工图设计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会审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随意变更。2.2.4路由复测时,如因特殊情况,局部地段确需变更设计路由的,500M以下的路由变更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现场确定;1000M以上的路由变更,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现场商定。并填写“洽商记录单”及“建筑安装工程变更通知单”,作为竣工技术资料。2.2.5光缆线路穿越茶园、果园、经济林等经济作物地区,尽量采取避让措施,并在竣工图上标明。2.3单盘测试和配盘2.3.1光缆的单盘测试:光纤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供货合同的规定要求。在工地应逐盘逐纤检验测试,并作好记录;测试时应在测试端介入1km假纤,没有假纤时应双向检测。当发现光缆盘外包装损坏严重、光缆外护层破损或技术指标不符合合同要求时,施工单位应立即报告工程管理部。2.3.2配盘:施工单位应按光缆的实际长度精打细算,科学配盘,不得随意开断光缆,人为增加光缆接头。出厂盘号和光缆长度应标注在竣工技术资料上。2.4光缆敷设的一般规定2.4.1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20倍。2.4.2布放光缆的牵引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80%。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100%。主要牵引力应作用在光缆的加强件上。2.4.3布放光缆时,光缆必须由光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光缆布放过程中应无扭转,严禁打小圈、浪涌等现象发生。2.4.4光缆布放完毕,光缆端头应做密封处理,不得浸水。2.4.5光缆的布放端别按设计规定。确定光缆端别的原则为:国家一级干线光缆线路以首都为A端,省内二级干线以省会城市为A端,本地网光缆线路以市局为A端,县(市)局为B端。杭州市电信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光缆通信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直埋光缆敷设3直埋光缆的敷设3.1挖光缆沟3.1.1光缆线路埋深见3.1.1-1表:表3.1.1-1注:石质沟应以沟底铺10cm细土或黄砂后算起。序号敷设地段及土质埋深(米)1普通土、硬土、市郊、村镇、沟渠、水塘≥1.22半石质(砂砾土、风化石)市区人行道≥1.03全石质≥0.84流砂≥0.85农田灌溉水渠(沟宽1米以内)≥0.86穿越铁路(距道渣底)≥1.27穿越公路(距路面)≥1.2埋式光缆布放3.1.2光缆穿放以气流法为主时,其塑料管的埋深见3.1.2-2表:表3.1.2-2敷设地段及土质埋深(m)普通土、硬土≥1.2砂砾土、软石≥1.0坚石≥0.8流砂≥0.8市郊、村镇≥1.2市区街道≥1.0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里(距路面基底)≥1.2高等级公路中间隔离带及路肩≥1.0沟、渠、水塘≥1.2河流同水底电缆埋深要求注:1、人工开槽的石质沟和石质边沟的埋深可减为0.4m,并采用水泥砂浆封沟。硬路肩可为0.6m.2、坚石地段沟深0.8m,含铺碎土(0.1m)的厚度。3.2质量要求:归纳起来为:直、弧、深、平。即:直:光缆线路直线段的路由要直,不要出现蛇形弯。弧:转角(拐弯)点要成圆弧形,其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