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发布时间:2025-3-23 作者:周国顺 刘德全 选择阅读字体:[大 中小]阅读次数:669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后,预算单位取消了部分会计岗位,只设一名报账会 计,单位财务的知情面缩小了;个别单位甚至认为本单位仅仅是报账而已,反正有支付中心 在审核、支付、做账,本单位已无任何责任,不必再进行财务管理,对本单位仍是财务会计 行为的责任主体认识不够,对财政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单位内部财务牵制与监督方面, 特别是现金管理方面出现了弱化现象。本文就此背景下,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现金管理, 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谈些看法。一、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大额现金支付。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现金的结算限额为 10 元,超过限额的部分应当以转账方式支付,从实际情况来看,现金支付 10 元的结算限额 虽偏低,可操作性不强。但根据该条例的精神,大额支出应尽量避开使用现金。然而,实际 工作中,有些单位为了方便,在可以使用转账支付的情况下仍使用现金支付。目前,支付中 心规定对一定额度(如 3 万元)以上的现金提取须经局领导签字审批后才予办理,有的单 位对此实行化整为零的手段,规避签批。2、坐支现金。《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中 规定,单位的现金收入应定期存入银行;单位支付现金应从本单位库存现金中支付或从开户 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实际工作当中,部分有收入或者收费的单 位未根据要求将现金收入及时缴存银行或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而是直接坐支现金。3、 现金余额过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为该单位 3 天至 5 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然而,一些单位月末或年末的现金余额却很大,个别单位的账 面现金余额达十万以上。个别报账制单位报账取得大额现金时未通过备用金账户,使报账员 手中实际的现金量过大。4、白条抵库。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单位应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 清理,严禁白条抵库。在实际中,很多账面现金余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存在白条抵库。在抵库的白条中,有的已经抵库一年甚至几年以上,极个别的还存在没有单位领导审批的抵 库白条。部分单位由于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变更,有的白条现任领导和财务人员已经无法说清 楚其具体情况了,难以清理收回以前年度的白条。这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