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2. 掌握 MAC 地址的作用3. 掌握 MAC 广播地址的作用4. 掌握 LLC 帧报文格式5. 掌握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环境配置:三、实验原理一. 两种不同的 MAC 帧格式常用的以太网 MAC 帧格式有两种标准:一种是 DIX Ethernet V2 标准,另一种是 IEEE 的 802.3 标准。目前 MAC 帧最常用的是以太网 V2 的格式。下图画出了这两种不同的 MAC 帧格式。二.MAC 层的硬件地址1. 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物理地址或 MAC 地址,它是数据帧在 MAC 层传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识符。2. 网卡从网络上收到一个 MAC 帧后,首先检查其 MAC 地址,假如是发往本站的帧就收下;否则就将此帧丢弃。这里“发往本站的帧”包括以下三种帧:单播(unicast)帧(一对一),即一个站点发送给另一个站点的帧。广播(broadcast)帧(一对全体),即发送给所有站点的帧(全 1 地址)。多播(multicast)帧(一对多),即发送给一部分站点的帧。四、实验方法与步骤:根据拓扑结构图连接网络,使用拓扑验证检查连接的正确性。本实验使用开机后默认 IP 实现,无需更改。练习一:编辑并发送 LLC 帧本练习将主机 A 和 B 作为一组,主机 C 和 D 作为一组,主机 E 和 F 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 A 和 B 为例,说明实验步骤。1. 主机 A 启动仿真编辑器,并编写一个 LLC 帧(选择 MAC 帧,协议类型和数据长度填写 001F)。目的 MAC 地址:主机 B 的 MAC 地址。源 MAC 地址:主机 A 的 MAC 地址。协议类型和数据长度:填写 001F。控制字段:填写 02。用户定义数据/数据字段: AAAAAAABBBBBBBCCCCCCCDDDDDDD。2. 主机 B 重新开始捕获数据。3. 主机 A 发送编辑好的 LLC 帧。4. 主机 B 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 A 所发送的 LLC 帧,分析该帧内容。记录实验结果简述“类型和长度”字段的两种含义。5. 将第 1 步中主机 A 已编辑好的数据帧修改为“未编号帧”(将控制字段修改为 03),重做第2、3、4 步。练习二:编辑并发送 MAC 广播帧1. 主机 E 启动仿真编辑器。2. 主机 E 编辑一个 MAC 帧:目的 MAC 地址:FFFFFF-FFFFFF。源 MAC 地址:主机 E 的 MAC 地址。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大于 0x0600。数据字段:编辑长度在 46—1500 字节之间的数据。3. 主机 A、B、C、D、F 启动协议分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