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大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第一节 目的、任务为预防水患事故的发生,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建立“探测超前、预报准确、防治达效、管理到位”的防治水工作体系,落实防治水责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采必探、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实行“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的综合探测手段,摸清矿井水文地质情况,严格执行“探掘分离”等井下探放水规定,防治水害事故发生; 特制定本探放水设计及措施。第二节 矿井概况一、矿井地理位置山西灵石红杏元富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杏元富煤业)位于灵石县王 禹 乡 赵 家 沟 村 西 , 行 政 区 划 属 王 禹 乡 管 辖 。 地 理 坐 标 : 东 经 :111°34′17″—111°36′55″,北纬:36°42′51″—36°45′38″。该矿有乡镇公路通往富家滩,富家滩有大运公路和南同蒲铁路通过。井田距南同蒲铁路约 8km,距大运高速公路 6km,距灵石县城 25km,交通较为便利;井田南北长 5100m,东西宽 3100m,井田面积 15.0564km2。二、 矿井地貌、地形本矿井田地处吕梁山东麓和太岳山西麓间,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地表经长期风化剥蚀,沟谷纵横、梁峁连绵,梁垣坡地多黄土覆盖,局部沟谷有零星基岩裸露。井田地势总体为中部高南北低,其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边界处山梁,海拔 1110.0m,最低处位于井田北东边界处沟谷中,海拔 850.0m,最大相对高差 260.0m。三、 矿井地质特征及构造1、井田地层井田内大部分黄土覆盖,在井田北部、南北部有基岩出露。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山西组以及石炭系太原组。根据地表出露和钻孔的揭露,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井田内主要地层由老到新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第四系。2、构造井田内主体构造以宽缓褶皱为主,井田断层发育稀少,未发现岩浆侵入体。井田地质构造属简单型。 3、煤层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太 原 组 地 层 厚 69.63-119.83m , 平 均 92.20m , 含 煤 9 层 , 分 别 为4、5、6、6 下、7、8、9、10、11#煤层,其中 10#煤层为基本稳定可采煤层,6#为局部可采煤层,6 下为零星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山西组地层厚 22.78-66.37m,平均 40.14m,含煤 4 层,分别为 2、2 下、3 上、3#煤层,其中 2#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煤层的特征: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