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都西桥医院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一、输血不良反应分类免疫性反应: 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 伤、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后紫癜、血细胞或血浆蛋白同种异体免疫反 应、血小板输注无效非免疫性反应: 细菌污染反应、循环超负荷、空气栓塞、出血倾向、 枸橼酸中毒、 非免疫性溶血反应、电解质紊乱、肺微血管栓塞、含铁 血黄素沉着症、血栓性静脉炎、某些输血相关疾病二、引起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常见原因是什么?1、非免疫性反应:能够引起发热反应的各种微量物质,包括细菌性热原、 药物中杂质、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杂质等.尤其是细菌性热源,其内毒素致 热作用最强。2、免疫反应:与多次输入 HLA 不相合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抗体有关。有 人发现 54 %的发热反应受血者的微量淋巴细胞毒反应呈阳性,输血次数与阳 性反应率呈平行关系。由于多次接受输血,受血者血中产生白细胞与血小板 抗体,再次接受含有白细胞血液成分的输血,则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 体,使白细胞、血小板溶解,释放热原,导致发热反应。其发热反应的严重 程度与输入血液成分中白细胞数量有关。3、其他反应的早期症状:溶血性输血反应和细菌污染输血反应等早期或 轻症也可表现为发热,要加以鉴别.4、目前血站提供的血液全部经滤除白细胞,发热反应明显减少。三、输血引起的发热反应有何临床症状?如何治疗和预防?1、临床症状:一般在输血开始 15 分钟至 2 小时,出现畏寒、发热、 出汗、体温可达 38〜41C,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部分受血者可伴有恶心、 呕吐、皮肤潮红、心、悸和头痛。血压多无变化,30 分钟至 2 小时后症状渐缓 解,7~8小时体温恢复正常。2、治疗:(1) 当有发热先兆,出现寒战时,应立即停止输血,但要保持静脉输液 通畅,给予对症治疗,用镇静解热药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等。(2) 严重者进行物理降温,伴紧张或烦躁者可服苯巴比妥。(3)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 15〜30 分钟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 频率 1 次。3、预防:采、输血器具和血液成分制剂的制备过程要做到无热原;采 血和输血应严格无菌操作;要选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四、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与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1、原因:(1)过敏体质的受血者,平常对某些物质过敏,如花粉、尘埃、虾蟹、鸡 蛋等,特别是输血时血浆中含有变性血浆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2)献血者对某些物质过敏,并已产生抗体,随血液输注给受血者,当受 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