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实验中学 2025— 2025 学年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学案 执笔 : 陈慧玲 编号 :GMSZYUWEN2025 1225 6《边塞战争诗四首》(学生版)课题课型课时讲学时间班级姓名《 边塞战争诗四首》讲授22025 年 12 月【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得特点及其鉴赏要点。 2、学习盛唐边塞诗,掌握其特点。 3、了解〈从军行〉中情景交融与曲笔得表达技巧。掌握边塞诗中征人思归思亲得主题。 4、学习〈蓟中作〉中揭露统治阶级腐朽,报国无门得主题。 【学习重难点】如何鉴赏边塞诗。【学习方法】以读为主,讲、读与讨论相结合。【学习时数】2 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一)边塞诗1、主要内容: (1)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得主题。 (2)对将帅腐败无能得讽刺,表现报国无门得愤懑压抑。 (3)对战争得厌恶,归家无门得悲伤。对家乡亲人得思念。 (4)边塞风光。2、边塞诗得鉴赏要点: (1)抓住诗中所描绘得边塞风貌(景与人)。 (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得特征。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得不同思想。 3、唐代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她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得“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得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就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得一束奇葩。(二)作家作品“七绝圣手”——王昌龄王昌龄(约 698-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科,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她得边塞诗气概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得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擅写歌行得边塞诗人——高适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今河北沧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后客居梁、宋等地,曾与李白、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任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时,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高适为著名得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