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代换一般规则及方法李承德二。。九年十月十九日一、代换原则:二、代换注意事项三、常用代换方法:1、等强法 42、等截面法 43、等质量法 54、半径简易法 55、半径+系数简易法 5三、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影响四、钢筋代换实例五、钢筋代换的验算:一、代换原则:两个基本原则:① 、钢筋代换应经设计同意原则;② 、钢筋代换应遵照等强代换原则;十个必须遵照的原则:① 、当构件配筋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原则。② 、有抗震要求的梁、柱和框架,不宜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换原设计中的钢筋原则;③ 、钢筋代换后的钢筋不混合原则;(即代换后不能形成不同级别的钢筋并肩工作现象)④ 、钢筋代换后钢筋还应保持原有的平衡原则;(如梁下部原为 2 根 16 的钢筋,你不能用 1 根 18 + 1 根 14)⑤ 、钢筋代换后保证法律规范规定的最小、最大间距的原则;(如板米不少于三根,受力筋最大 间距在不大于 2,最小间距不小于 50;梁箍筋最大不大于 3,小于不小于 50;梁主筋间 距不小于 25,等等)⑥ 、钢筋代换后保证法律规范规定的最小钢筋直径要求的原则;⑦ 、钢筋代时时应考虑特别构件的特别要求;(如吊环只能用 I 级钢筋,吊车梁的钢筋不允 许代换)⑧ 、钢筋代换应按受力面代换原则;(如非正压柱,必须按单侧面钢筋进行代换)⑨ 、构造钢筋、措施钢筋代换不能减少根数;(如挑檐角筋、温度控制筋、梁内侧面构造筋)⑩ 、钢筋代换必须符合法律规范规定的最大、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原则。(代换后的钢筋用量不宜 大于原设计用量的 5%,也不低于 2% )。{?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二、代换注意事项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 土结构设计法律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1. 对某些重要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彬架下弦等,不宜用 HPB235 级 光圆钢筋代替 HRB335和 HRB4 级带肋钢筋。2. 钢筋代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 锚固长度等。3. 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差不应过大(如同品种钢筋的直径差值一般不大于 5mm ),以免构件受力不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