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房水质管理制度一、炉外沉淀净化:进水前要保证足够的沉淀时间,净化锅炉用水,当水池底部杂质多,影响用水质量时,要清理洁净,确保水质良好。二、炉内水处理:加入工业磷酸三钠,提高锅炉水的总碱度消除锅炉水中的残余硬度。1、先排污后加药。2、当锅炉水总碱度过低时,即进行锅内加药。3、磷酸三钠在加药前,必须充分进行溶解,然后再加入锅炉内。4、每次加药不超过 250 克(半市斤),分几次加,直至锅炉水的总碱度达到 8-26mmOl/L 为止(10-20mmOl/L 为最佳)。三、排污:通过排污降低锅水中的含盐量和锅筒内的各种杂质,同时也降低过水的总碱度。1、定时排污,每班必须开启排污阀一次。2、排污量根据锅水碱度分析结果而定,原则是碱度高时多排污少加药或不加药,碱度低时少排污,需加药。保持锅水的总碱度在合格的范围内(即 826mmOl/L)。3、采纳烧水排污的方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边烧边排污,最大限度的排除锅内的杂质和水垢。四、碱度的检测:通过检测锅炉水的碱度含量,指导司炉工的用药量度,以达到最佳除垢,护炉的效果。1、原理:水的碱度是指水中能接受氢离子物质的量,例如:氢氧根,碳酸根,重碳酸根等都是水中的碱性物质,它们能与酸进行反应,因此,选用适宜的指示剂,以酸标准液进行滴定,当溶液由黄金色变成橙色,记录硫酸消耗量 ml。2、测定方法:量取 1ml 透明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 23 滴甲基橙指示剂,用 0.1 硫酸标准液进行滴定,当溶液由黄金色变成橙色,记录硫酸消耗量 ml。3、分析人员每次取样分析后要做好记录,并将分析结果通知司炉人员,由司炉人员按要求进行调整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