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课的总体方案 阅读指导课的总体方案一、指导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和不断完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说:“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她对世界和自己的深思,迫使她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我们学校将阅读的根本目标定位于引导学生构建充实高尚的精神世界,同时猎取各种信息,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我校开设阅读指导课的指导思想是:得法于课内,活用于课外,受益于终身。二、基本做法1.阅读指导每学期要有方案,有计划,有统一的安排。阅读指导课要有详细有用的教案。2.对于各册课本后面的名著导读,各年级要集体备课、精雕细琢,每位老师每学期要上一节以课后名著导读为内容的阅读指导示范课,以供集体教研、改进提高。3.对于课本名著导读中推举的名著,老师要保证时间,图书馆要保证一定册数的图书,让每个学生在相应的学期读完原著。在阅读后还要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沟通、展示活动,以加强互动和提高。4.各老师还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推举名著之外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能够将老师推举与学生自选读物相结合,在阅读中将老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融为一体。三、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要求1.阅读指导课应实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经过课内精选出来的小部分内容,来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从而让学生能顺着课内的这“冰山一角”去寻找更多的内容来进行阅读。2.阅读指导课更应该实现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例如,如何选择阅读内容,如何读一本书,如何浏览,如何精读,如何吸取书中的精华,如何批注、写读书笔记进行阅读积累等等。3.阅读指导课应成为连接课内与课外的纽带和桥梁。经过阅读指导,将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到课外,从而实现课内外阅读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实现学生阅读的深度与广度的有机统一。指导思想:“引领欢乐阅读,营造书香校园”是我校阅读指导课的宗旨。 基本做法:一、保证课外阅读时间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由语文老师负责。二、保证课外阅读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低年级的阅读量为 5 万字,中年级不少于 40 万字,高年级不少于 100 万字。三、指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方法老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将图书室资源,转变成自己的知识财宝。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比如,摘抄好词好句,写读书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