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认识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耳、鼻、舌、手)和简单的器材来观察水。 2.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并能推断什么样的物质是液体。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性质,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2.能推断什么样的物质是液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在观察、讨论活动中,培育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沟通,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神秘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育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水是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进一步认识水是怎样的液体。教学方法:在学生已有的用感觉器官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微课课件,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 、猜想、探究等活动,发现水的基本特征,初步得出结论,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培育学生认真观察、细心分析的习惯,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 一、液体与固体 1.老师倒水时故意洒一些,赶紧找抹布怕水流了引入液体与固体的概念。 2.同位沟通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液体,哪些是固体。 二、找“水” 1.老师出示装有水、白醋、糖水、果汁的四只水杯。 2.由于有些学生家里没有网络,所以首先播放微课视频,同时请两位在家里做过的同学演示操作,其他学生直观猎取本节课的重点,进行自学。 三、描述“水” 1.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2.各小组汇报,不重复汇报相同的发现。 3.你们能否对水的特点归纳一下呢? 4.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物体像水这样搅起来有泡泡,还有旋涡,又没有固定形状的? 5.学生举例。 6.你们知道刚才所说的这些都是什么样的物体吗? 7.今日,老师还带来了海水、鱼塘里的水、矿泉水、想了解它们吗? 8.老师会分给各组一份这样的一些水,希望每组都能像刚才那样认真地去观察这三种水,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这里,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就是有些水大家并不太熟悉,能不能直接去尝它们的味道? 9.各组派一名学生领材料。并分组自由观察讨论。老师巡视。 10.学生汇报新发现。 1.刚才大家发现了这三种水各自不同的特点,那么它们和自来水相比,有相同的地方吗? 四、总结拓展,畅谈感想 1.通过刚才的观察讨论,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还想讨论什么? 2.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