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颅内压的监测

颅内压的监测_第1页
1/4
颅内压的监测_第2页
2/4
颅内压的监测_第3页
3/4
颅内压(ICP)监测适应症:1、有颅内出血倾向者 2、有脑水肿倾向者 3、术前已有颅内压增高者,如梗塞性脑积水需行脑室外引流者。方法:1、植入法。经颅骨钻孔或经开颅手术将微型传感器置入颅内,使传感器直接与颅内某些间隙或结构接触而测压。2、导管法。在颅腔内得脑池、脑室或腰部蛛网膜下腔放置导管,将传感器与导管连接,使导管内得脑脊液与传感器接触而测压。有创 ICP 监测虽然临床症状与体征可为 ICP 变化提供重要信息,但在危重病人,ICP 升高得一些典型症状与体征,有可能被其它症状所掩盖,而且对体征得推断也受检测者经验与水平得影响,因此就是不够准确得。推断 ICP 变化最准确得方法就是进行有创得 ICP 监测,实施得指征为:①所有开颅术后得病人;②CT 显示有可以暂不必手术得损伤,但 GCS 评分<7 分,该类病人有 50%可进展为颅内高压;③ 虽然 CT 正常,但 GCS<7 分,并且有下列情况二项以上者:①年龄>40 岁;② 收缩压<11、0kPa;③ 有异常得肢体姿态,该类病人进展为颅内高压得可能性为 60%。有创 ICP 监测得方法(1)脑室内测压:在颅缝与瞳孔中线交点处行颅骨钻孔并行脑室穿刺,或在手术中置入细硅胶管,导管可与任何测压装置相连接。作者习惯通过 DOME 与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得测压系统相连接,结果非常满意。为便于引流脑脊液,可在 DOME 前端连接一个三通。假如没有电子测压装置,则改用玻璃测压管测压。脑室内测压最准确,且可通过引流脑脊液控制颅内压,但有损伤脑组织得风险,在脑严重受压而使脑室移位或压扁时也不易插管成功。此外,导管也容易受压或梗阻而影响测压得准确性。脑室内测压最严重得并发症就是感染,因此管道内必须保持绝对无菌并防止液体返流。(2)硬膜下测压:即将带有压力传感器得测压装置置于硬脑膜下、软脑膜表面,可以避开脑穿刺而损伤脑组织,但准确性较脑室内测压差,感染仍就是主要风险。(3)硬膜外测压:将测压装置放在内板与硬膜之间,无感染风险,但准确性最差。(4)腰穿测压:在急性 ICP 升高,特别就是未做减压术得病人不宜采纳,因有诱发脑疝形成得可能。一旦脑疵形成后,脊髓腔内压力将不能准确反映 ICP。ICP 得正常范围为 0、80~1、6kPa,2、0kPa 即被认为 ICP增高,达到 2、67kPa 就是临床必须实行降压措施得最高临界,这时脑容量极少得增加即可造成 ICP 急剧上升。对具体病人来说,容积-压力关系可以有所不同,并取决于脑容量增加得速度与颅内缓冲代偿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颅内压的监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