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食品安全视角下的网络舆情处置探究

食品安全视角下的网络舆情处置探究_第1页
1/5
食品安全视角下的网络舆情处置探究_第2页
2/5
食品安全视角下的网络舆情处置探究_第3页
3/5
食品安全视角下的网络舆情处置探究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是由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由网络媒体、网民等主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转载和评论,并在民众认知、情感和意志基础上,对食品安全形势、食品安全监管产生的主观态度。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平台,对推动政府食品安全管理具备积极意义。同时,它作为重要的社会风险因素,若不加以合理的引导,将对社会进展与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如何快速反应、积极引导、妥善处置食品安全的网络舆情,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涉及食品安全的网络舆情的若干特点《中国互联网络进展情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12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5.64 亿,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加上近几年以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使食品安全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快速传播、扩散、放大,甚至歪曲事实,很容易造成无法遏制的后果。其特点主要有:(一)源头隐蔽,真假难辨,防范困难。由于网络平台传播信息门槛低且身份隐蔽,任何人只要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随时随地自由发布信息。近几年以来,网民因编造散布虚假公共安全信息被警方查处的案例屡见不鲜。而且,这些虚假“爆料”都是在 8 小时以外时间发到论坛或其他网络媒介上去的,突发性强,让人防不胜防。(二) 关注度高,传播快速,影响重大。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财产生命安全,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今年 5 月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发布第一次舆情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最受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方面,食品安全最高,达到 70.4%,第二为空气污染,达 67.9%。一些偶发事件,往往会演变成行业性、全国性的危机,使全国所有的同类产品都会遭到置疑、遭受损失。(三)互动性强,期望值高,容忍度低。网络传播打破了过去讯息单向传送的格局,受众接受讯息的互动方式及其在传播过程当中的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网民要求当事人,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做好信息公开的要求十分强烈。(四)情绪主导,理性较少,引导困难。近年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涉及食品种类繁多,生产、加工、流通、质检等诸多环节问题也屡被曝光,致使广阔网民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大幅降低,成见颇深。广阔网民很难客观、理性、就事论事地看待问题,即使有一些理性的正面观点和评论,也很快会受到置疑或打压,正面引导的难度较大。二、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应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把握的重要环节由于食品安全舆情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食品安全视角下的网络舆情处置探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