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学位讨论生培育方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学位讨论生培育方案一、 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风,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长,并立志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讨论、教学和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目标如下:1.培育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行端正,作风正派,遵纪守法,有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2.能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能独立承担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具有独立的理论讨论能力和较强的文字与口头表示能力;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相关外文资料,翻译外文资料。3.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广泛阅读中外哲学史,特别是现代外国哲学文献,比较全面了解本学科讨论的当前动态和进展趋势,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独立提出并承担本专业的讨论课题。二、 讨论方向本学科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展史的讨论,形成了以下三个颇具特色的讨论方向:1.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史2. 马克思主义人学3. 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三、 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讨论生学制为 3 年,特别优秀硕士生可提前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少于 2 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时间)不超过 4 年。四、 培育方式硕士生培育实行导师负责制,实行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五、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讨论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 23 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 7 学分,必修环节 3 学分,总学分为 33 学分。六、 必修环节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备注学位课公共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讨论362考试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科方法论181考试2外语1444考试1-2学科必修课中国哲学专题讨论543考试11.共计 16 学分。2.一级学科各专业讨论生学习 4 门相同课程。3.二级学科各方向讨论生学习 2 门相同课程。(由学科设置,一级学科 4 门含专业外语、二级学科 2 门)西方哲学专题讨论543考试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讨论543考试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543考试2科学讨论方法论543考试1专业外语361考试4非学位课公共选修课教育学201考查3讨论生选修老师教育课程和第二外语,需列入个人培育计划心理学201考查3第二外语(日语、俄语)401考查3学科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题讨论201考查41.讨论生需选修不少于 7门 7 学 分 的 非 学 位 课程。2. 讨 论 生 可 跨 学 科 选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