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马铃薯(土豆)的食用部分为块茎,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和丰富的矿质元素。马铃薯耐贮运,可以周年供应,是一种调剂市场淡旺和受欢迎的鲜食蔬菜及加工品原料。一、贮藏和特性马铃薯收获后一般有 2-4 个月的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不同而异。晚熟品种休眠期短,早熟品种休眠期长。成熟度不同对休眠期的长短也有影响,尚未成熟的马铃薯茎的休眠期比成熟的长。贮藏温度也影响休眠期长,特别是贮藏初期的低温对延长休眠期十分有利。马铃薯富含淀粉和糖,在贮藏中淀粉与糖能相互转化。当温度降至 0℃时,淀粉水解活性增高,薯块内单糖积累,薯块变甜,食用品质不佳,加工品褐变。假如贮藏温度升高,单糖又会合成淀粉。当温度高于 30℃和低于 0℃时,薯心容易变黑。二、品种与收获选择休眠期长的马铃薯品种能延长贮藏期,早熟品种、寒冷地区栽培的品种或秋作的马铃薯休眠期长,利于贮藏。马铃薯的生长后期不能过多灌水,增施磷钾肥能提高马铃薯的贮性和抗病性。我国北方春种的马铃薯,多在 7 月份雨季来临前收获;夏秋播种的多在 9 月中旬收获。在植株枯黄时,地下块茎进入休眠期,此时是收获最佳时间。收获应选在霜冻到来以前,并同时要求在晴天和土壤干爽时进行。收获时先将植株割掉,深翻出土后,须在田间稍行晾晒,但不要在烈日下曝晒。收获后,在田间要将病虫损害及机械损害的块茎剔除,进行分级。在贮前先将块茎置于 10—20℃条件下经过 10—14 天(若温度低时间要长一些),愈合伤口形成木栓层。具体方法是把块茎堆在通风的室内,堆中要扦插秫秸把,或竹片制成的通风管,以便通风降温。堆高不得高于 0.5 米,宽不超过 2 米。同时要注意防雨、防日晒,要有草苫遮光。为达到通风目的,还可在薯块堆下面设通风沟。要定期检查、倒动,降低薯堆中的温、湿度,并检出腐烂的薯块。三、贮藏条件鲜食马铃薯的适宜贮藏温度 3-5℃,但用作煎薯片或油炸薯条的马铃薯,应贮藏于 10-13℃的条件下。贮藏的适宜相对湿度为 85%-90%,湿度过高易增加腐烂,湿度过低失水增加,薯块皱缩。光照能促使马铃薯发芽,增加薯块内茄碱苷含量。正常薯块的茄碱苷含量不超过 0.02%,对人畜无害,但薯块照光或发芽后,茄碱苷含量急剧增高,对人畜都有毒害作用。因此马铃薯应避光贮藏。四、贮藏方法及管理1、沟藏。7 月中旬收获马铃薯,收获后预贮在荫棚或空屋内,直到 10 月份下沟贮藏。沟深 1-1.2m,宽 1-1.5m,沟长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