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及成因与防护由于坠落事故的发生率高且危险性大,因此,减少和避开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降低建筑业伤亡事故的关键。发生事故不但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又会造成家庭的不幸和悲痛,影响企业的声誉,制约企业的生存和进展,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要对建筑业的伤亡事故进行比较科学的分析,并从中找出事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一、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因素1、人的不安全方面的因素1.1 作业者没有掌握安全的操作技术,例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试用安全带,安全带挂钩未挂在牢固的地方。1.2 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导致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或思想推断失误增多。1.3 作业者本身患有阻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例如,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癫痫病等。1.4 作业者缺乏对劳动危险性的认识,例如,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同时,对安全操作章程认识不足,在思想上存在各种糊涂观念。1.5 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乘吊篮上下、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酒后作业等。1.6 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缓、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多。1.7 作业者在操作时由于弯腰、转身等不慎碰撞杆件,使身体失去平衡。2、物的不安全方面的因素2.1 材料存在缺陷。例如,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毛竹作为竹竿;试用易腐蚀、易折断或枯节、中心眼的木杆等。2.2 安全设施失效或不齐全。例如,安全网损坏,间距过大、宽度不足或未设安全网;人字梯无保险链,无防滑、放陷措施。2.3 个人防护用品本身存在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产品。2.4 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稳,脚手架搭设不法律规范。2.5“四洞口”、“五临边”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未快速进行处理已损坏的设施。2.6 屋面的坡度超过 25 度时,无防滑措施。3、施工方法和环境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在施工方法上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用力过猛,使身体失去平衡;行走或移动不小心,走动时踩空、脚底打滑或被绊倒;登高作业前,未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在环境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在照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夜间悬空作业;在大雨、大雪或超过 6 级大风的恶劣天气从事高空露天作业。4、管理方面的因素。管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第一、安全教育不到位,对于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经过专业知识培训才能上岗,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安全态度教育,提高他们对安全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