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两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脱贫攻坚工作汇报(篇一) 根据守住生态和进展两条底线的总体要求,我市紧紧围绕推动大扶贫战略行动,充分结合**流域县的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以生态旅游和产业进展为主要载体,全力推动区域经济、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协调进展,有效推动了**流域县的脱贫攻坚工作。 一、**流域县贫困基本状况 我市**流域主要涉及**县、余庆县、湄潭县、凤冈县,共 66 个乡镇(街道)497个行政村,总人口 66.02 万户 227.84 万人。其中贫困乡镇 5 个、贫困村 180 个、贫困户 47880 户、贫困人口 125932 人,贫困发生率为 5.5%。 二、**流域县脱贫攻坚情况 根据大力推动**生态走廊建设,积极助力沿江区域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流域县坚持绿色进展理念,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和乡村旅游扶贫,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努力改善贫困区域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确保**流域县贫困乡镇减贫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户全部脱贫提供了强力保障。 (一)抓统筹推动。各县建立完善了双组长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共同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分别由市领导重点挂帮包保贫困乡镇,市县两级机关单位包干帮扶未出列贫困村,实现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全覆盖。统筹实行对口扶贫、遍访扶贫、小康驻村扶贫、园区扶贫、金融扶贫等形式,积极构建纵横交错、层层联系、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任务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政协支持监督、部门参加齐抓共管的脱贫攻坚新格局。 (二)抓红色传承绿色进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工作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进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新主题新定位,针对**流域贫困状况,用红军长征精神来决胜脱贫攻坚,做到抓具体、抓根本、抓长效,确保扶到人、扶到事、扶到位,着力走前列、作表率、作贡献。一是突出基础设施。围绕坚持红色传承新定位新要求,重点关注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水、电、路、讯、房、寨等项目建设,加快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突出绿色进展。围绕推动绿色进展新定位新要求,坚持走好绿色进展路子,因地制打造特色产业带,巩固提升中药村、茶叶、草地畜牧业等优势扶贫产业,扶持贫困村走农(林)旅一体化路子,集中打造一批精准扶贫示范点。三是突出合作共建。围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新定位新要求,把加强沪遵对口帮扶合作沟通作为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载体,大力拓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