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能力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我们不仅要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要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顺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改进领导发展的行为和方式,努力掌握领导发展的方法和艺术,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审时度势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既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审时度势,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和未来。善于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要求和进程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能够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发展变化中保持清醒头脑,高瞻远瞩,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既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透过表面现象发现本质和关键,从大量信息中发现问题、捕捉目标,识别“势”之真伪、优劣、利害;又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领导者的组织指挥才能,合理使用力量,巧妙驾驭形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借势而行,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变劣势为优势,凭“天时”、借“地利”、靠“人和”,以最佳的态势争取成功。善于审时度势,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正确地审时度势,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有无工于战略的眼光、精于预见的能力和勤于思考的功力。工于战略,就是要第1页共3页目光远大,目力深邃,对时局和态势有深刻的洞悉力,对时势的变化和发展有科学的判断力,对影响时局走向和趋势的各种因素有准确的辨别力,善于从战略上、宏观上正确把握形势的发展。精于预见,就是要有面向未来的超前思维,在充分了解事物过去和现状的基础上,准确预测事物长远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深入洞察事物发展的开局、展局和收局过程的趋向性和规律性,紧紧把握住发展的主流和走向。勤于思考,就是要从上情与下情、全局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洞悉形势,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趋势,从而做出合乎时势、顺应潮流的正确决策。不断提高运筹帷幄、科学决策的能力决策能力的强弱,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程度和水平。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众多要素相互影响、联结互动的复杂过程,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正确反映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准确把握发展的联系和过程,科学整合发展的要素和力量。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素质和能力,正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要求各项决策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决策的前提、依据和衡量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求决策目标、决策内容和决策效果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而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就是要求在决策过程中兼顾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国内外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在制定和实施决策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第2页共3页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深入实践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