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省建筑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评分细则一、评分标准1.理论考试:单项选择题(60 题)每题 1 分,多项选择题(20 题)每题 2 分。2.四等水准测量评分标准,详见附件 4。3.三级导线测量评分标准,详见附件 5。 二、评分方法1.各参赛队按理论知识考试占 20%、技能操作考核占 80%(其中四等水准测量占 30%、三级导线测量占 5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总成绩取位至小数点后 1位。总分相同时再分别根据三级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成绩排序,成绩高的名次排前。2.各参赛队的理论考试成绩取队内 4 名选手理论考试的平均成绩。3.四等水准测量计分方法:仪器操作 20 分、记录计算 20 分、测量成果精度 50 分、测量用时 10 分。4.三级导线测量计分方法:仪器操作 20 分、记录计算 20 分、测量精度 50分、测量用时 10 分。附件三:表 1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表例表测站编号点号后尺上丝前尺上丝方 向及尺 标尺读数K+黑-红(mm)高差中数(m)备注下丝下丝后视距离前视距离黑红号面面视距差(m)累积差(m)11C|2C15870755后 视140061870+0.8321#标尺的常数K=46872#标尺的常数K=478712130379前 视05675255-137.437.6后-前+0833+0932+1-0.2-0.2注:各测站高差中数取位至 1mm。表 2 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例表注:1.距离取位至 0.01km,测段高差、改正数及点之高程取位至 1mm。2.采纳路线长度进行高差闭合差的分配。3.计算(mm)时,L 小于 1km 时,按 1km 计。点 号路线长度(km)实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备注1A0.50+1.220+1+1.22110.500已知点2A11.7212.00-1.418+4-1.4143A10.3071.50+1.789+3+1.7924A12.0992.00-1.603+4-1.5991A10.500已知点∑6.00-0.012+120辅助计算:fh=-12mm =±20mm +2mm/km 表 4 导线测量观测记录表例表测站竖盘位置目标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平均角值° ′ ″备注2左1 0 01 1285 35 1285 35 093 85 36 24右1180 01 1685 35 063265 36 22边 名一测回平距读数(m)2—3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89.50089.50289.50189.501注:角度取位至 1 秒,距离取位至 1mm。表5 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例表点号观测角( ° ′ ″)角度改正数(")改正后角度值( ° ′ ″)坐标方位角( ° ′ ″)距离(m)坐标增量 Δx坐标增量 Δy纵坐标x(m)横坐标y(m)计算值(m)改正值(mm)改正后的值(m)计算值(m)改正值(mm)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