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讲 §1.2.1 平面的基本性质(一)¤学习目标:借助长方体、正方体模型,直观理解平面的概念、平面的表示法和画法,在此基础上,了解公理 1、公理 2.其中公理 2 是难点.¤知识讲解:.1.平面的概念:平面是一个原始的概念,课本只对其进行了描述而不加定义,平面的基本特征为:(1)没有大小之分;(2)没有厚薄之分;(3)绝对的平且可以无限延展的.2.平面的画法及其表示:(1)通常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当平面是水平放置的时候,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 45º,水平的边画成邻边的 2 倍;如果是非水平平面,只要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即可,如果几个平面画在一起,当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被遮住的部分画成虚线;(2)用希腊字母、、……表示平面或用平行四边形两个相对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平面.3.点、线、面之间的基本关系:用集合符号表示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详见课本第 21 页)4.公理 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符号表示:若 A∈,B∈,则直线 AB∈.图形表示如右.公理 1 的功能是判定线在面内及点在面内.5.公理 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符号表示:若 P∈,P∈,则∩= l且 P∈l.图形表示如右.公理 2 的功能是判定两平面相交及判定点共线的依据. 6.如果两个平面有一条公共直线,则称这两个平面相交,这条公共直线叫做这两个平面的交线.7.相交平面的画法:(1)画两条相交直线,表示两个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相交的的两条边;(2)画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3)通过端点画与交线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得到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4)把被平面遮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者不画.¤例题精讲:【例 1】判断下列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1)一个平面长 4 米,宽 2 米;(2)平面有边界;(3)一个平面的面积是 25cm2;(4)菱形的面积是 4cm2;(5)一个平面可以把空间分成两部分. 解:根据平面的概念判断,可知(4),(5)是正确的. 【例 2】将图中被遮住的部分按要求改成虚线,使图形具有立体感. (1)AB 被平面遮挡; (2)AB 不被平面遮挡.【例 3】填空:正方体的各顶点如图所示,正方体的三个面 A1C1、A1B、BC1所在平面分别记作、、,则:(1)A1∈,B1 ,C1 ,D1 ;(2)A∈,B ,A1 ,B1 ;(3)A,B ,A ,B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