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年天津市失能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据测算失能老人超 14 万 重度失能者占 36.82% 市老龄办副主任郭宁介绍,本次调查对象界定的失能老年人是指年龄在 60岁及以上,由于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日常活动必须由他人协助或者完全依赖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的老人。根据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 6 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九成失能老人不愿去养老院 被调查老人中,93.59%的不同意住养老机构,而他们的子女也不同意送老人去养老机构,怕被周围人认为不孝顺。同时,由于老人的收入低,决定了其不可能支付太多费用入住养老机构。 部分受访老人表示自己生活比较困难,需要子女或亲属经济上的资助。不同意或没有能力购买一些保险保障服务或是养老服务、保健品等,对自身健康方面的投资很少。 照顾者平均年龄 59.47 岁 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占 53.22%,享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占35.44%。 居家养老要进行多项改革 市老龄办副主任郭宁介绍:在家庭规模小型化,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进入老年以后,家庭急需社会提供有效的支持。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社会力量、政府共同构建积极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化地推动养老服务进展来破题化解。 本市还将对已建的日间照料中心根据 4+4 模式开展实施改革,逐步完善其功能。一个 4 指根据政府搭建平台、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志愿者参加的运营机制,由政府购买服务,街道(居委会)监管,委托社会组织、养老机构、村委会运营,实现管办分离。第二个 4 指试点日间照料中心需具备呼叫、配餐送餐、家政服务、便利店 4 项基本功能,重点对行动不便、空巢和失独等老年人开展养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由过去主要面对自理老人,逐步调整为主要面对半失能老人。今年全市所有区县都将拿出 2-3 个日间照料中心作为运营机制改革试点,每个日间照料中心都要拿出 10 张左右的床位,面对半自理老人进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