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 控制系统抗干扰的措施及方法 摘要:介绍 PLC 控制系统在不同的工业环境中受到来自系统本身(包含 PLC 硬件及软件)以及外界(包含空间辐射电磁场、电源、信号线、接地等)的干扰;并且通过分析产生干扰的原因,提出了解决主要抗干扰措施.关键词:PLC;控制系统;干扰类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PLC 作为一种自动化程度高、配置灵活的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装置,因为其本身的高可靠性、允许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而在自动控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受到现场条件所限,工业控制系统的各类 PLC 大多处在强电电路和强电设备所形成的恶劣电磁环境中,电磁干扰极其严重,对 PLC 控制系统可靠运行极其不利,因此,一方面要求 PLC 生产厂家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要求使用部门在工程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过程中实行抗干扰措施,双方配合才能妥善解决问题,有效增强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因此,讨论 PLC 控制系统干扰信号的来源、成因及抑制措施,对于提高 PLC 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一、提高 PLC 硬件抗干扰能力在选择设备时,首先要选择有高效抗干扰能力的产品,其中包括了电磁兼容性.尤其是抗外部干扰能力,如采纳浮地技术、隔离性能较好的 PLC 系统;监控信号在接入 PLC 前,在信号线与地之间并接电容,以减少共模干扰;在信号两极间加装滤波器可减少差模干扰。;另外要考察其在类似工作环境中的应用实绩。在选择国外进口产品要注意:我国是采纳 220 V 高内阻电网制式,而欧美地区是 110 V 低内阻电网制式。由于我国电网内阻大,零点电位漂移大,地电位变化大,工业企业现场的电磁干扰至少要比欧美地区高 4 倍以上,对系统抗干扰性能要求更高,在国外能正常工作的 PLC 产品在国内不一定能可靠运行,这就要在采纳国外产品时,按我国的标准(GB/T13926)合理选择.另外,在干扰多的场合,安装在控制对象侧的 I/0 模块要使用绝缘型的 I/0 模块;在干扰相对较小的场合,可使用非绝缘型的 I/O 模块.二、提高 PLC 软件抗干扰能力硬件抗干扰措施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切断干扰进人控制系统,但由于干扰存在随机性,尤其是在工业生产环境下,硬件抗干扰措施并不能根本消除干扰影响是不可能的,因此在 PLC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和组态时,还应在软件方面进行抗干扰处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1)利用“看门狗”方法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PLC 内部具有丰富的软元件,如定时器、计数器、辅助继电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