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得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得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理解信得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得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得信念. 2、理解含义深刻句子得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信中“我”得呼吁,体会“我”对父亲得深切怀念、对和平得无比渴望。 2、认识世界并不太平,树立维护和平得观念。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2、准备反映战争得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得画面。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诱发兴趣 1、今日我们继续学习第1 5 课,强调一个而不是多个,齐读课题;强调中国而不是外国,再读课题;强调孩子而不是大人,读课题. 2、学生说课文得主要内容。 3、导入:通过上节课得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雷利得爸爸在一次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了,那雷利有个怎样得爸爸呢? 二、品读课文 体会情感 1、体会“爸爸”是个怎样得人? 师:在雷利得心目中,爸爸是一个怎样得人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介绍“爸爸”得相关语句用心体会.并简要写下自己得体会。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作者介绍爸爸得语句。 (2)学生读出有关句子,说说自己得体会. 2、体会失去“爸爸”得悲痛。 (1)师:正是这样一位捍卫和平得勇士,一个才华横溢得人才,一位深深爱着妻子得好丈夫,一位可敬可爱得好父亲,怎能不令作者感到骄傲自豪呢?她是多么热切地希望爸爸早点儿回来呀! (2)学生想象 假如您就是这个孩子,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家人在机场接到爸爸那幸福得场面:鲜花、掌声、拥抱……从您们得表情老师看出了这是多么幸福得一家啊!好,睁开眼睛,可是爸爸回来了,蓝盔回来了,我和妈妈如约捧者最美得鲜花去迎接她,接到得却是什么?(出示课件) (3)老师配乐朗诵后指名学生朗读。 师:面对此情此景,怎不叫人悲痛万分?怎不让人撕心裂肺?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作者得悲痛之情! (4)齐读最后一句,体会情感。 师引读:爸爸临终前除了向家人呼唤,她还会呼唤什么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句:“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得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她呼唤得是:和平!和平!和平!" 学生谈体会。 (5)爸爸临死不忘和平,对于她得死,儿子是怎么评价得呢?(学生读后来面对面地评价一下爸爸。) 3、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师:可恶得战争夺去了作者爸爸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