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闽西反腐纪实》学习心得每一个优秀的人,都不是带着与生俱来的光环的,也不一定是比别人幸运。他们只是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对自己有所要求,不因舒适而散漫放纵,不因辛苦而放弃追求。雕塑自己的过程,必定伴随着痛苦与辛苦,可那一锤一凿的自我敲打,终究能让我们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写在读后感前。 特别关注《人民至上 闽西反腐纪实》原因有三:一是作者与我相识;二是案件地点与我相关;三是警示作用与我相系。客观地说,这本书直面各县腐败的顽疾沉疴,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用笔老辣、寓教于案、旗帜鲜亮、立意深刻,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读这本书,我花了好些时间,看得有点辛苦,但获益良多。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人的修养也不会随着阅历的丰富和位置的上升自然提升。曾经的典范出了问题,原因肯定是多方面、深层次的,我仅从读后感的角度粗浅说说一二。 有情却为利。中国是一个历史久远的熟人社会,地方越小,人情越多。中国又是一个典型的面子社会,位置越高,面子越重。我们常笑谈,连城很小,小得只要通过三个人便可以找到彼此熟识的中间人,所以吵架之前记得先打个招呼。故而,在许多有心人的意识里, 朝中有人好办事 的思想根深蒂固。需要和被需要的心理需求从个体不断延伸到由个体组成的人际关系中。在这样的关系定位中,位置是平台, 朋友 是资源,平台 交友 更大的平台 更多的朋友成了既定轨迹。惯于在人情里摆平事情的人,受(困)其累更(享)受其累,是为虚荣,视规矩为虚设。权利成了私人定制的利剑盔甲,剑之所指,利之所求。 有求却不得。南朝宋人殷芸在《小说》一文杜撰了一个故事,说有四个进京赶考的年轻人救了个老头,后来发现老头原是个神仙,神仙看他们绝大多数人本质还是好的,于是容许实现他们每人一个愿望。第一个书生说: 愿为富翁,腰缠万贯 第二个书生说: 愿当扬州刺史,众人仰慕 。第三个书生说: 愿当神仙 第四个书生最有个性,想了半天,说了一句: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其他三个书生听他这么说,觉得非常生气,纷纷责备他太贪欲。连神仙都觉得这人有点过分,于是跟他说: 你有两个选择:一是我给你弄只鹤再给你身上绑十万贯,然后在扬州上空空投下去;二是,你先赶考去,考上大官然后挣十万贯,挣到十万贯再跟我进山修仙 年轻人总觉得第一种很不平安,又没有买过保险,所以还是忍痛选了后者。欲望本无罪,有罪的只是欲壑难填之人。No zuo no die,或...